时间: 2025-05-02 03:31:4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3:31:45
“东床之选”这个词汇源自中国古代的一个典故,字面意思是指东边的床铺,但在文学和口语中,它通常用来比喻女婿或女婿的最佳人选。这个成语出自《世说新语·雅量》,讲述了王羲之在东床坦腹而卧,被选为女婿的故事。
在文学作品中,“东床之选”常用来形容某人是理想的婚姻对象,尤其是在描述才貌双全、品行端正的男性时。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不那么常用,但在正式或文学性较强的对话中,它仍然可以用来表达对某人作为女婿的赞赏。
“东床之选”源自王羲之的故事,后来逐渐演变成一个成语,用来形容理想的女婿。这个成语在古代文学中较为常见,现代使用频率有所下降,但在某些正式或文学性较强的语境中仍然被使用。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选择女婿是一个重要的家庭决策,涉及到家族的荣誉和未来。因此,“东床之选”这个词汇承载了对于理想婚姻对象的期待和评价。
这个词汇给人以正面、尊敬的情感反应,联想到的是一个完美、理想的婚姻对象。它也让人想到古代文人的风雅和家族的荣誉。
在现实生活中,这个词汇可能不常用于日常对话,但在某些正式场合或文学创作中,它仍然可以用来表达对某人的高度评价。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东床之选今何在?唯有才子配佳人。”
结合古代文人画或书法作品,可以更好地体现“东床之选”的文化内涵。音乐上,可以选择古筝或古琴的音乐,营造出古典雅致的氛围。
在其他文化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的词汇,但类似的表达可以通过描述理想婚姻对象的特质来实现。
“东床之选”是一个充满文化内涵的词汇,它不仅描述了一个理想的婚姻对象,还反映了古代中国对于婚姻和家族荣誉的重视。在现代,虽然使用频率不高,但它仍然是文学和正式语境中的一个有力表达工具。
潜应坦腹之姿,妙契东床之选。
众僚属都闻得莫司户青年丧偶,齐声荐他才品非凡,堪作~。
1.
【东】
(会意。从木,官溥说,从日在木中。本义:东方,日出的方向)。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东,动也。 、 《白虎通·五行》-东方者,动方也,万物始动生也。 、 《淮南子·天文训》。按:“日所出也。从日在木中,会意。”-东方木也。 、 《广雅·释天》-东君,日也。 、 《易·既济》。虞注:“震为东。”-东邻。 、 《白虎通·情性》-东方者,阳也。 、 宋·辛弃疾《清平乐·村居》-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
【组词】
关东;旭日东升;东夏、 东朝、 东极、 东君、 东坦、 东裔、 东村女、 东方作、 东记
2.
【床】
(形声。从木,爿(pán)声。本义:坐卧的器具)。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牀,安身之坐也。从木,片声。字亦作床。古闲居坐于牀,隐于几,不垂足,夜则寝,晨兴则敛枕簟。 、 《易·剥牀》王注?-在下而安者也。 、 《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媒人下床去,诺诺复尔尔。 、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 、 汉乐府《孔雀东南飞》-阿母得闻之,槌床便大怒。
【组词】
单人床;双人床;帆布床;折叠床;卧病在床;床裙、 床地平、 床背阁、 床上安床
3.
【之】
(会意。象艸过屮。枝茎益大。本义:出,生出,滋长)。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之,出也。象艸过屮,枝茎益大有所之,一者,地也。 、 《礼记》。俞樾平议:“此之字乃其本义。未之者,未出也。”-如语焉而未之然。
4.
【选】
(形声。从辵(chuò),巽(xùn)声。本义:遣送;放遂)。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选,遣也。 、 《左传·昭公元年》-其母曰:“弗去,惧选。”癸卯,针适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