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5:39:5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5:39:52
词汇“僦舟”是一个较为生僻的汉语词汇,主要用于古代文学和文献中。以下是对该词汇的深入学*和分析:
“僦舟”的字面意思是租赁船只。其中,“僦”字在古代汉语中意为租赁,“舟”即船只。因此,“僦舟”合起来就是指租用船只的行为或状态。
在古代文学作品中,“僦舟”常用于描述人物租赁船只进行水上旅行的情景。例如,在描述江湖游历、避世隐居或逃亡等情节时,可能会用到“僦舟”这一词汇。在现代汉语中,这一词汇已较少使用,但在某些历史题材的文学作品或学术研究中仍可见到。
“僦”字源自古代汉语,意为租赁,是一个较为文雅的词汇。随着时间的推移,“僦”字的使用频率逐渐降低,现代汉语中更多使用“租”字。因此,“僦舟”这一表达在现代汉语中已较为罕见。
在古代**,水路交通是重要的运输方式,租赁船只在商业和日常生活中都十分常见。因此,“僦舟”这一词汇反映了古代社会的水上交通和租赁文化。
“僦舟”这一词汇给人以古朴、典雅的感觉,联想到古代文人墨客的江湖游历和隐逸生活。它带有一种历史沉淀的韵味,让人感受到古代社会的氛围。
在现代生活中,“僦舟”这一词汇较少直接应用,但在阅读古代文学作品或进行历史研究时,了解这一词汇有助于更好地理解文本内容。
在创作一首关于古代江湖的诗歌时,可以这样使用:
江湖夜雨十年灯,
僦舟泛五湖,寻仙访名山。
剑气如霜,心事如潮,
一叶扁舟,载不动许多愁。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幅古代江湖的画面,一叶小舟在波光粼粼的湖面上缓缓前行,船上的人影模糊,仿佛在诉说着古老的故事。结合音乐,可以选择一首古风音乐,如古筝或笛子的旋律,营造出一种古朴悠远的氛围。
在其他语言中,如英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的词汇,但可以用“rent a boat”或“hire a boat”来表达类似的意思。不同文化中对于租赁船只的表达可能有所不同,但基本概念是相通的。
“僦舟”这一词汇虽然在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不高,但它承载了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对于理解古代文学和社会生活具有重要意义。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生僻词汇可以增加语言的深度和广度,丰富个人的文化素养。
1.
【僦】
(形声。从人,就声。本义:租赁)。
同本义。
【引证】
韩愈《送郑权尚书序》-僦屋以居。
【组词】
僦居、 僦舍、 僦屋、 僦田、 僦邸、 僦房
2.
【舟】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船形。两边象船帮,中间三条线代表船头、船舱和船尾。先秦多用“舟”,汉以后用“船”渐多起来。本义:船)。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舟,船也。古者共鼓货狄,刳木为舟,剡木为楫,以济不通。象形。 、 《方言九》-自关而西谓之船,自关而东谓之舟。 、 《考工记·总目》-作舟以行水。 、 《墨子·节用》。按,舟之始,古以自空大木为之,曰俞,后因集板为之,曰舟,又以其沿水而行曰船也。-舟以行川谷。 、 《易·系辞下》-刳木为舟,剡木为楫。 、 《诗·邶风·二子乘舟》-二子乘舟,泛泛其逝。 、 李白《早发白帝城》-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 宋·苏轼《石钟山记》-舟人大恐。(舟人,船夫)。 、 宋·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舟人指点。
【组词】
舟人、 舟次、 舟牧、 舟师、 舟航、 舟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