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23:06:1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3:06:14
词汇“啰说白道”在中文中并不常见,可能是一个打字错误或者是某个特定方言中的词汇。由于缺乏确切的信息和广泛的认知,我将基于假设进行分析,假设“啰说白道”是一个表达冗长、啰嗦或无意义说话的词汇。
“啰说白道”可能指的是说话时冗长、重复或没有实质内容,类似于“唠叨”或“空谈”。
由于“啰说白道”不是一个标准词汇,其词源和演变难以考证。可能是某个地区方言中的词汇,随着时间演变成为一种表达方式。
在某些文化或社会背景中,说话的效率和质量被高度重视。因此,“啰说白道”可能被视为不受欢迎的说话方式,反映了社会对于沟通效率的追求。
这个词可能引起人们对无效沟通的反感,联想到浪费时间或缺乏效率的情境。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能遇到过说话冗长的人,这时可以用“啰说白道”来形容他们的说话方式。
在诗歌或故事中,可以用来描绘一个角色或情境,增强文本的生动性和表现力。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个人在不停地说话,但周围的人显得不耐烦或无聊。听觉上,可以联想到单调或重复的声音。
如果“啰说白道”是一个特定方言中的词汇,可能在其他语言或文化中没有直接对应的表达。
虽然“啰说白道”不是一个广泛认知的词汇,但它反映了语言中对于沟通效率和质量的重视。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理解并运用这样的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地表达思想和情感。
1. 【啰】 放在句末,表示一种情况或感情。 用在句末表示情况的变化。
2.
【说】
古语的读法。 同: 悦
【引证】
《论语·学而》-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 《战国策·魏策》-秦王不说。 、 《韩非子·内诸说上》-宣王说之。 、 《韩非子·五蠹》-民说之,使王天下,号之曰燧人氏。
3.
【白】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日光上下射之形,太阳之明为白,从“白”的字多与光亮、白色有关。本义:白颜色)。
同本义。古人用以代表西方、秋季、金、肺等。
【引证】
《说文》-白,西方色也。殷用事物色白。 、 《庄子·人间世》-虚室生白。 、 《庄子·知北游》-若白驹之过隙。 、 《汉书·贾谊传》-白昼大都之中。 、 《庄子·马蹄》-白玉不毁,孰为圭璋。 、 《庄子·渔父》-须眉交白。 、 《诗·秦风·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 《荀子·荣辱》-目辨白黑美恶。 、 《战国策·燕策》-太子及宾客知其一者,皆白衣冠以送之。 、 唐·柳宗元《捕蛇者说》-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
【组词】
雪白、 白衣
4.
【道】
(形声。从辵(chuò),首声。本义:供行走的道路)。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道,所行道也。 、 《尔雅》-一达谓之道。 、 《易·履》-道坦坦。 、 《周礼·地官·遂人》。注:“途容车一轨道容二轨,路容三轨。”-百夫有洫,洫上有途,千夫有浍,浍上有道,万夫有川,川上有路。 、 《老子》五十三章-大道甚夷,而民好径。 、 《论语·阳货》-道听而途说。 、 《史记·项羽本纪》-从此道至吾军,不过二十里耳。 、 《山海经·海外北经》-道渴而死。 、 《史记·陈涉世家》-今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
【组词】
大道,问道于盲;要道;人行道;车道;康庄大道;道友、 道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