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23:45:0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3:45:05
用逸待劳 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利用自己的安逸状态等待对方的疲劳。基本含义是指在竞争或对抗中,采取守势,等待对方消耗精力,然后趁机出击,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用逸待劳”源自《孙子兵法》中的“以逸待劳”,是**古代军事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逐渐被广泛应用于其他领域,如商业、体育等。
在**文化中,“用逸待劳”体现了道家的无为而治思想,强调顺应自然和时机的重要性。在社会生活中,这个成语也常被用来指导人们在面对挑战时保持冷静和策略性。
这个成语给人以沉稳、智慧的联想,让人想到在复杂环境中保持冷静和策略性的重要性。它鼓励人们在面对困难时不要急于行动,而是要耐心等待最佳时机。
在个人生活中,我曾经在一次重要的面试前使用“用逸待劳”的策略,通过充分准备和冷静等待,最终成功获得了职位。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
在风暴来临前,我选择用逸待劳,
静观其变,等待时机成熟。
智慧如水,流淌在心间,
用逸待劳,终将迎来胜利的曙光。
想象一幅画面:一个人坐在山巅,静静地观察着下方的战场,等待最佳时机出击。这种场景给人一种宁静而有力的感觉。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wait for the right moment”或“bide one's time”,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核心思想相似,都是强调等待时机的智慧。
“用逸待劳”是一个充满智慧的成语,它不仅在军事战略中有重要应用,也在日常生活和商业竞争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学和应用这个成语,我学会了在面对挑战时保持冷静和策略性,这对我的语言学和表达能力都有积极影响。
御以长辔,用逸待劳,比及数年,兴复可骥。
1.
【用】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桶形。桶可用,故引申为用。本义:使用,采用)。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用,可施行也。 、 《苍颉篇》-用,以也。 、 《易·益》-利用为大作。 、 《虞书》-五行五用哉。 、 《书·微子》-乃攘窃神胝之牺牷牺用。 、 《周礼·宰夫》-乘其财用出入。 、 《周礼·小司徒》-乃会万民之卒伍而用之。 、 宋·王安石《上五事札子》-保甲之法,起于三代丘甲。管仲用之齐,子产用之郑,商君用之秦,仲长统言之汉,而非今日之立异也。 、 明·魏禧《大铁椎传》-皆不足用。 、 蔡元培《图画》-用水彩。 、 、 明·魏学洢《核舟记》-又用篆章。
【组词】
用不着、 备用、 实用、 拆用、 用功、 用长、 用板、 用计、 用天因地、 用钱、 用药
2.
【逸】
(会意。从辵(chuò)兔。兔子善于奔逃。本义:逃跑)。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逸,失也。从辵兔,兔谩訑善逃也。 、 《左传·桓公八年》。注:“逸,逃也。”-随侯逸。 、 《国语·晋语五》。注:“逸,奔也。”-马逸不能止。 、 《国语·郑语》。注:“逸,亡也。”-取之以逸逃于褒。 、 《书·皋陶谟》-无教逸欲有邦。 、 《北史》-见一赤兔,每搏辄逸。
【组词】
逸犯、 逸亡、 逸窜、 逸盗、 逸禽、 逸马、 逸匪、 逸飞、 逸逃
3. 【待】 [口语]暂时停留,逗留,迟延 [口语]无目的地消磨时间或在某处逗留
4.
【劳】
(会意。小篆字形,上面是焱(yàn),即“焰”的本字,表示灯火通明;中间是“冖”字,表示房屋;下面是“力”,表示用力。夜间劳作。本义:努力劳动;使受辛苦)。
同本义。
【引证】
《庄子》-是犹推舟于陆地,劳而无功。 、 《孟子·滕文公上》-或劳心,或劳力;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
【组词】
劳心焦思、 劳民、 劳民动众、 劳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