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7:43:4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7:43:40
“得寸则寸”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得到了一寸就只满足于一寸。基本含义是指人贪得无厌,得到了一点就想要更多,但最终只满足于最小的部分。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人的贪婪或不知足。
在文学中,“得寸则寸”常用于讽刺或批评那些贪得无厌的人。在口语中,这个成语可以用来形容某人小气或只满足于眼前的小利益。在专业领域,如经济学或心理学,这个成语可能被用来讨论人的欲望和满足感。
同义词“贪得无厌”和“得陇望蜀”都强调了人的贪婪和不满足,而反义词“知足常乐”和“满足于现状”则强调了满足和知足的态度。
“得寸则寸”这个成语出自《左传·僖公二十五年》:“得寸则寸,得尺则尺。”原意是指得到了一寸就只满足于一寸,得到了一尺就只满足于一尺。后来逐渐演变成形容人的贪婪和不满足。
在**传统文化中,知足常乐被视为一种美德。因此,“得寸则寸”这个成语常常被用来批评那些不知足的人,强调了社会对于满足和节制的价值观。
这个成语给我带来的情感反应是负面的,因为它描绘了一种贪婪和不满足的形象。联想上,我会想到那些只顾眼前利益而不考虑长远后果的人。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遇到过一些得寸则寸的同事,他们在工作中总是追求最小的利益,不愿意为团队的整体利益做出牺牲。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 “得寸则寸心难安,贪图小利失大观。 知足常乐方为道,心宽体胖乐无边。”
视觉上,我可以联想到一个人在不断伸手去抓取更多的东西,但最终只得到了最小的部分。听觉上,我可以联想到一个贪婪的声音,不断要求更多。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a bird in the hand is worth two in the bush”,强调了满足于现有的东西而不是贪图更多。
“得寸则寸”这个成语深刻地揭示了人的贪婪和不满足的本性。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个成语有助于我更好地理解人性,并在交流中更准确地表达对贪婪行为的批评。
王不如远交而近攻,得寸则王之寸,得尺亦王之尺也。
1.
【得】
绝对必要或应当去做。
【引证】
唐·杜甫《石壕吏》-犹得备晨炊。
【组词】
有错误就得批评;做得好就得表扬
2.
【寸】
(指事。小篆字形,从又,从一。“又”象手形,“一”指下手腕一寸之处。“寸”是汉字部首之一,从“寸”的字往往与“手”有关。本义:中医切脉,称距离手腕一寸长的部位为“寸口”,简称“寸”)。
【组词】
寸田、 寸关尺
长度单位, 1/10尺为一寸,古代计量长度单位的标准不同,寸的具体数值也有差异。
【引证】
《后汉书·列女传》-一丝而累,以至于寸,累寸不已,遂成丈匹。
3.
【则】
(会意。金文从鼎,从刀。古代的法律条文曾刻铸在鼎上,以便让人遵守。本义:准则,法则)。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则,等画物也。 、 《尔雅》-则,法也;则,常也。 、 《管子·七法》-根天地之气,寒暑之和,水土之性,人民鸟兽草木之生物,虽不甚多,皆均有焉,而未尝变也,谓之则。 、 《周礼·大司马》-均守平则。 、 《周礼·太宰》-法则以驭其官。 、 《周礼·太史》。注:“亦法也。”-掌则以逆都鄙之治。 、 《诗·大雅·庶民》-有物有则。 、 《管子·形势》-天不变其常,地不易其则。
【组词】
则天、 则度、 则效
4.
【寸】
(指事。小篆字形,从又,从一。“又”象手形,“一”指下手腕一寸之处。“寸”是汉字部首之一,从“寸”的字往往与“手”有关。本义:中医切脉,称距离手腕一寸长的部位为“寸口”,简称“寸”)。
【组词】
寸田、 寸关尺
长度单位, 1/10尺为一寸,古代计量长度单位的标准不同,寸的具体数值也有差异。
【引证】
《后汉书·列女传》-一丝而累,以至于寸,累寸不已,遂成丈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