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2:17:1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2:17:14
词汇“峻阻”是一个汉语词汇,由两个字组成:“峻”和“阻”。下面我将从不同角度对“峻阻”进行分析。
“峻阻”字面意思是指险峻而难以通过的地方,通常用来形容地形或道路的艰险。
“峻”字古汉语中意为高大、陡峭,“阻”字意为阻碍、阻挡。两个字组合成“峻阻”,强调了地形的险峻和难以通过的特性。
在**传统文化中,峻阻的山川常被赋予神秘和崇高的象征意义,如五岳中的泰山、华山等,都是以其峻阻著称。
“峻阻”一词给人以挑战和困难的感觉,同时也可能激发人们面对困难时的勇气和决心。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能会用“峻阻”来形容某项任务的难度,如“这项工程面临的峻阻挑战”。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峻阻山川,英雄路,一步一印,心无惧。”
在英语中,类似的词汇可能是“steep”或“rugged”,用来形容地形的险峻。
“峻阻”是一个富有画面感的词汇,它不仅描述了地形的特征,也隐含了挑战和克服困难的意味。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掌握这样的词汇可以丰富我们的描述能力,增强语言的表现力。
1.
【峻】
(形声。从山,雋(jùn)声。本义:高而陡峭)。
同本义。
【引证】
《楚辞·屈原·涉江》-山峻高而蔽日兮。 、 《北齐书·高昂传》-山道峻隘。 、 《韩非子·奸劫弑臣》-是犹上高陵之颠堕峻溪之下而求生。
【组词】
峻危、 峻朵、 峻岭、 峻绝
2.
【阻】
(形声。从阜(jù)声,且(jǔ)声。“阜”是土山,与高下险阻有关。本义:险要的地方)。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阻,险也。 、 《易·系辞》-德行恒简以知阻。 、 《书·舜典》-黎民阻饥。 、 《周礼·司险》-司险掌九州之图,以周知川泽之阻。 、 汉·班固《西都赋》-左据函谷、二崤之阻,表以太华、终南之山。 、 《诗·商颂·殷武》-罙入其阻。
【组词】
阻隘、 阻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