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20:40:2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20:40:28
“乱离多阻”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指在混乱和离散的状态中遭遇多种阻碍。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在动荡不安的环境中,人们面临的困难和挑战。
“乱离多阻”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传统,源自古代汉语,用来描述人们在动荡时期的生活状态。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的含义和用法基本保持稳定,没有发生大的变化。
在文化中,这个成语常与历史上的战乱、自然灾害等不幸联系在一起,反映了**人民在困难时期坚韧不拔的精神。
这个成语给人带来的情感反应通常是沉重和忧郁的,联想可能包括战争、逃难、失去家园等悲惨场景。
在我的生活中,虽然没有直接使用过这个成语,但在阅读历史书籍或观看相关电影时,会经常遇到这个成语,它帮助我更好地理解历史人物的处境。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乱离多阻中,心灯不灭,照亮前行的路。”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in the midst of chaos and obstacles”,但这种表达不如“乱离多阻”那样简洁和富有诗意。
“乱离多阻”这个成语深刻地反映了人类在困难时期的生存状态,它不仅是一个语言工具,也是文化和历史的载体。在学*这个成语的过程中,我更加理解了语言与文化、历史的紧密联系。
悠悠世路,乱离多阻。
虽复汉魏诛戳,巢窟暂倾,~,种落还集。
1.
【乱】
(会意。金文字形,象上下两手在整理架子上散乱的丝。是“乱”的本字。本义:理丝)。
同本义。
【引证】
杨树达《积微居小学述林》-人以一手持丝,又一手持互以收之,丝易乱,以互收之,则有条不紊,故字训治训理也。
2.
【离】
(形声。从隹(zhuī),表示与鸟类有关,离声。“离”是“鹂”的本字,因而声符亦兼表字义。本义:鸟名。即黄鹂,也称仓庚,鸣声清脆动听)。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离,离黄仓庚也。 、 《易·说卦》-離为雉、九家,離为鸟,为飞、为鹤、为黄。 、 《颜氏家训》-离则配禹。 、 《诗·邶风·旌丘》-流離之子。 、 杜甫《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3.
【多】
(会意。甲骨文字形,从二“夕”。表示数量大。本义:多,数量大,与“少”、“寡”相对)。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多,重也。从重夕,会意。重夕为多,重日为叠。 、 《尔雅·释诂》-多,众也。 、 《诗·邶风·旄丘》-何多日也。 、 《史记·五帝纪》。索隐:“大也。”-与为多焉。 、 《荀子·致仕》-宽裕而多容。 、 明·宋濂《送东阳马生序》-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组词】
多次;多分、 多士、 多感、 多口、 多般、 多口可、 多花、 多许
4.
【阻】
(形声。从阜(jù)声,且(jǔ)声。“阜”是土山,与高下险阻有关。本义:险要的地方)。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阻,险也。 、 《易·系辞》-德行恒简以知阻。 、 《书·舜典》-黎民阻饥。 、 《周礼·司险》-司险掌九州之图,以周知川泽之阻。 、 汉·班固《西都赋》-左据函谷、二崤之阻,表以太华、终南之山。 、 《诗·商颂·殷武》-罙入其阻。
【组词】
阻隘、 阻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