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7:16:0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7:16:03
“峻高”是一个形容词,字面意思是指山峰或建筑物等非常高大、陡峭。它强调的是高度和陡峭程度,通常用来形容那些令人敬畏的自然景观或雄伟的人造结构。
“峻高”一词的词源较为直接,由“峻”和“高”两个字组成。其中,“峻”字古汉语中指山势陡峭,而“高”字则指高度。两者结合,形成了形容高大陡峭的词汇。在古代文献中,如《诗经》、《山海经》等,已有使用“峻”字来形容山势的例子。
在**文化中,峻高的山峰常被赋予神圣、崇高的象征意义。例如,五岳中的泰山、华山等,因其峻高的山势而被视为神圣之地,吸引着无数朝圣者和游客。
“峻高”一词常带有一种敬畏和赞叹的情感。它让人联想到壮丽的自然景观,激发人们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同时,它也可能让人感到自身的渺小,从而产生一种谦卑和敬畏的心态。
在旅行中,我曾亲眼目睹过一座峻高的山峰,那种直插云霄的景象令人难以忘怀。它不仅让我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壮丽,也让我对人类的勇气和毅力产生了深深的敬意。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峻高”:
峻高的山峰,
如巨人般屹立,
云雾缭绕,
见证岁月的沧桑。
结合图片,峻高的山峰常常呈现出一种雄伟、壮观的景象,令人心生敬畏。在音乐中,可以选择一些宏伟、庄严的交响乐,如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来增强这种峻高感。
在英语中,类似的词汇可能是“lofty”或“towering”,它们也用来形容高大、雄伟的物体。然而,“峻高”更强调陡峭和高度的结合,而“lofty”和“towering”则更多强调高度。
通过对“峻高”一词的深入学,我更加理解了它在不同语境中的使用和意义。它不仅是一个形容高大陡峭的词汇,还承载着文化、情感和联想的多重意义。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正确使用“峻高”可以增强描述的生动性和感染力。
1.
【峻】
(形声。从山,雋(jùn)声。本义:高而陡峭)。
同本义。
【引证】
《楚辞·屈原·涉江》-山峻高而蔽日兮。 、 《北齐书·高昂传》-山道峻隘。 、 《韩非子·奸劫弑臣》-是犹上高陵之颠堕峻溪之下而求生。
【组词】
峻危、 峻朵、 峻岭、 峻绝
2.
【高】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楼台重叠之形。汉字部首之一。从“高”的字多与高大或建筑有关。本义:离地面远;从下向上距离大)。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高,崇也,像台观高之形。 、 《易·说卦》传-巽为高。 、 《礼记·乐记》-穷高极远,而测深厚。 、 《荀子·劝学》-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 、 《战国策·魏策》-无楚、韩之患,则大王高枕而卧,国必无忧矣。 、 曹植《野田黄雀行》-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 、 《孟子·公孙丑下》-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 、 清·姚鼐《登泰山记》-最高日观峰,在长城南十五里。
【组词】
高平、 高丘、 高坛、 高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