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1:52:4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1:52:44
词汇“挽道”在中文中并不常见,它不是一个标准的现代汉语词汇。根据字面意思,“挽”通常指拉、牵引,而“道”可以指道路、方法或道理。将两者结合,“挽道”可能指的是牵引或引导道路,或者在某种程度上指引方向或方法。
由于“挽道”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不同的语境中可能会有不同的解释。在文学作品中,它可能被用来象征性地表示引导或指引人生的道路。在口语或专业领域中,这个词汇可能不太适用。
由于“挽道”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其词源和历史演变不详。它可能是由“挽”和“道”两个字组合而成的新词,用于特定语境中。
在某些文化或社会背景中,“挽道”可能被用来象征性地表示在困难时期给予帮助或指引。
这个词汇可能给人带来一种温暖和希望的感觉,因为它暗示着在困难时刻有人或某种力量在指引和帮助。
由于“挽道”不是一个常用词汇,个人应用的例子可能较少。在特定的文学创作或个人表达中,可能会用到这个词汇来增加语言的深度和象征意义。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挽道”来表达对人生方向的思考:
在迷雾中寻觅,
挽道之光,
照亮前行的路。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条被牵引的道路,或者在音乐中,可以联想到柔和的旋律,象征着指引和安慰。
由于“挽道”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不同语言或文化中的对应词汇可能不明显。
“挽道”这个词汇虽然不常见,但它提供了一种象征性的表达方式,可以用来描述在困难时刻的指引和帮助。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了解和运用这样的词汇可以增加语言的丰富性和深度。
1.
【挽】
(形声。从手,免声。古字从“车”,免声。本义:牵引;拉)。
同本义。
【引证】
《小尔雅·广诂》-挽,引也。 、 《说文》-輓,引之也。 、 《广韵》-輓,輓车也。 、 《左传·襄公十四年》。注:“前牵曰輓。”-或輓之,或推之。 、 《史记·刘敬传》-娄敬脱輓辂。 、 《汉书·韩安国传》-转粟輓输以为之备。 、 清·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挽炮车者。
【组词】
挽郎、 挽强、 挽满、 挽车、 挽住、 挽手儿、 挽歌郎、 挽强为弱
2.
【道】
(形声。从辵(chuò),首声。本义:供行走的道路)。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道,所行道也。 、 《尔雅》-一达谓之道。 、 《易·履》-道坦坦。 、 《周礼·地官·遂人》。注:“途容车一轨道容二轨,路容三轨。”-百夫有洫,洫上有途,千夫有浍,浍上有道,万夫有川,川上有路。 、 《老子》五十三章-大道甚夷,而民好径。 、 《论语·阳货》-道听而途说。 、 《史记·项羽本纪》-从此道至吾军,不过二十里耳。 、 《山海经·海外北经》-道渴而死。 、 《史记·陈涉世家》-今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
【组词】
大道,问道于盲;要道;人行道;车道;康庄大道;道友、 道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