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4:11:4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4:11:49
囊中物 的字面意思是指放在口袋或囊中的物品,通常用来比喻某人已经掌握或即将得到的东西,尤其是指那些轻而易举就能得到的事物。
在文学作品中,“囊中物”常用来形容某人对于某件事物或目标的自信和把握,暗示这种事物或目标对于该人来说几乎是唾手可得的。在口语中,这个词组可能用来形容某人对于某项任务或挑战的轻松态度,或者是对某物的所有权已经确定无疑。在专业领域,如商业或政治,这个词可能用来描述某人对于某个市场或职位的控制力。
同义词:唾手可得、易如反掌、手到擒来 反义词:遥不可及、难以企及、力所不及
同义词之间的细微差别在于语气和情境的适用性,例如“唾手可得”更强调事物的易得性,而“囊中物”则更多地强调对事物的控制和所有权。
“囊中物”一词源自古代汉语,最初确实是指放在囊中的物品。随着时间的推移,其意义逐渐演变为比喻用法,用来形容那些容易得到或已经掌握的事物。
在**文化中,“囊中物”常常与自信和成功的形象联系在一起,反映了人们对于掌握和控制事物的渴望。在社会背景中,这个词组也反映了竞争和成功的心理状态。
这个词组给我带来的情感反应是自信和满足,因为它传达了一种对事物的完全掌控和预期成功的情感。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经在一次项目竞赛中使用“囊中物”来形容我们团队对于赢得比赛的信心,结果我们确实赢得了比赛,这个词的使用增加了我们的团队士气。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如同囊中物,星辰在我掌中舞。”
视觉上,我联想到一个人自信地把手伸进口袋,拿出一件物品的画面。听觉上,可能是某人自信的笑声,伴随着对成功的预期。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in the bag”,意思相近,都是指某事物已经确定或即将到手。
“囊中物”是一个富有表现力的词汇,它不仅传达了对事物的控制和所有权,还反映了自信和成功的情感。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这个词帮助我更准确地表达对事物的掌控和预期成功的情感。
1. 【囊】
2.
【中】
正对上;射中,正着目标。
【引证】
《考工记·桃氏》。司农注:“谓穿之也。”-中其茎。 、 《荀子·彊国》。注:“击也。”-敌中则夺。 、 欧阳修《卖油翁》-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 宋·欧阳修《醉翁亭记》-射者中。 、 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中而轻发。 、 《聊斋志异·促织》-幸啄不中。
【组词】
中靶;猜中了;命中、 看中、 中雀、 中钩、 中的、 中鹄
受到;遭到。
【引证】
明·高启《书博鸡者事》-欲中守法。 、 《说岳全传》-前番我王兄误中你的诡计,在青龙山上,被你伤了十万大兵。
【组词】
中霜、 中酒、 中暍、 中疾、 中恶、 中暑;中弹;中埋伏;中煤气
3.
【物】
(形声,从牛,勿声。“勿”是一种杂色旗,表示杂色。本义:万物)。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物,万物也。牛为大物,天地之数起于牵牛,故从牛。 、 《礼记·乐记》-物以群分。 、 《淮南子·天文》-四时之散精为物。 、 《荀子·正名》-物也者,大共名也。 、 《周礼·太宰》-九曰物贡。
【组词】
物品、 物母、 物曲、 物如、 物序、 物祖、 物际、 物恺、 物灵、 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