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6:47:4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6:47:43
“思虑恂达”是一个汉语成语,由四个字组成:思、虑、恂、达。字面意思可以解释为:
基本含义是指思考问题时既深思熟虑又周到细致,能够达到通达明白的境界。
在文学作品中,“思虑恂达”常用来形容人物的智慧和思考的深度,如在描述一个智者的形象时。在口语中,这个成语可能不太常用,但在正式的演讲或写作中,它可以用来强调某人的思考能力和决策的周密性。在专业领域,如管理学或心理学,这个成语可以用来描述一个决策者或分析师的思考过程。
同义词:深思熟虑、周密考虑、细致入微 反义词:轻率行事、草率决定、粗心大意
“思虑恂达”作为一个成语,其词源较为模糊,但可以推测它是在长期的汉语使用中形成的,结合了古代文人对思考和决策过程的理想化描述。在历史演变中,这个成语保持了其基本含义,但在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可能有所下降。
在**传统文化中,深思熟虑和周到细致被视为重要的品质,特别是在决策和解决问题时。因此,“思虑恂达”这个成语体现了这种文化价值观。
这个成语给人以稳重、可靠的情感反应,联想到了那些能够在复杂情况下做出明智决策的人。它影响着人们对思考和决策过程的期待和评价。
在日常生活中,我可能会在评价一个朋友的决策时使用这个成语,比如在讨论一个项目的可行性时,我会说他“思虑恂达”,意味着他考虑得非常周到。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 “思虑恂达,心如明镜台, 世间万象,皆在掌握中。”
视觉上,这个成语可能让人联想到一个安静的书房,书架上摆满了书籍,一个人坐在书桌前,认真地阅读和思考。听觉上,可能是翻书声和笔尖在纸上划过的声音。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thoughtful and thorough”,但这个短语没有成语的深度和文化内涵。
“思虑恂达”这个成语在描述深思熟虑和周到细致的思考过程时非常有用。它不仅体现了中华文化中对智慧和谨慎的重视,也为我们在表达对某人思考能力的赞赏时提供了一个精确的词汇。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正确使用这样的成语可以增强语言的丰富性和表达的准确性。
邀于此者,四肢强,思虑恂达,耳目聪明。
1.
【思】
多胡须的样子
【组词】
于思
2.
【虑】
(形声。从思,虍(hū)声。本义:思虑,谋划)。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虑,谋思也。 、 《墨子·亲士》-非士无与虑国。 、 《诗·小雅·雨无止》-弗虑弗图。 、 《荀子·礼论》-礼之中焉,能思索谓之能虑。 、 《史记·淮阴侯列传》-臣闻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 汉·贾谊《过秦论》-深谋远虑。 、 《战国策·燕策》-足下更虑之。
【组词】
考虑、 虑尽、 虑佚、 虑事多暗、 虑思、 虑计
3.
【恂】
(形声。从心,旬声。本义:相信,信任)。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恂,信心也。 、 《方言一》-恂,信也。 、 《大戴礼记·卫将军文子》-为下国恂蒙。 、 《列子·周穆王》-且恂士师之言可也。
4.
【达】
(形声。从辵(chuò),羍声。本义:道路畅通)。
同本义。泛指畅通。
【引证】
《说文》-达,行不相遇也。 、 《广雅》-达,通也。 、 《礼记·内则》-左右达为夹室,所以相隔。 、 《国语·吴语》-寡人其达王于甬句东。 、 《虞书》-达四聪。 、 《书·禹贡》-达于河。 、 《周礼·大宰》-七曰达吏。 、 《仪礼·士昏礼》-下达。 、 《礼记·中庸》-天下达道。 、 唐·李朝威《柳毅传》-唯恐道途显晦,不相通达。 、 清·方苞《狱中杂记》-屋极有窗以达气。
【组词】
四通八达;达越、 达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