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7:15:1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7:15:17
词汇“柱壮”并不是一个标准的汉语词汇,可能是由于输入错误或者是特定领域的术语。为了进行深入学习和分析,我们可以假设“柱壮”是“柱状”的误写,并基于“柱状”进行分析。
“柱状”是一个形容词,用来描述物体的外形或结构类似于柱子,即直立的、通常是圆柱形的。
“柱状”一词源于对柱子形状的描述,随着语言的发展,其含义逐渐扩展到任何类似柱子形状的物体。
在建筑学和艺术中,柱状结构常常与古典美和稳定性联系在一起,如古希腊和罗马的柱式建筑。
“柱状”给人一种坚实、稳定的感觉,常与力量和持久性相关联。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能会用“柱状”来形容一些常见的物品,如柱状的蜡烛、柱状的电池等。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柱状的树木,矗立在风中,它们的根深植于大地,见证了岁月的流转。”
看到“柱状”这个词,可能会联想到高大的柱子、柱状的树木或者柱状的建筑物。听觉上,可能会联想到风吹过柱状物体时发出的声音。
在不同语言中,描述类似柱子形状的词汇可能有所不同,但其基本含义是相似的。
“柱状”是一个描述物体形状的词汇,它在不同的语境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了解和掌握这个词汇,有助于我们更准确地表达和理解物体的形状特征。
1.
【柱】
(形声。从木,主声。本义:屋柱)。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柱,楹也。 、 《仪礼·丧服》。注:“所谓梁闇。”-剪屏柱楣。 、 《书·禹贡》-东至于底柱。 、 《庄子·人间世》-散木也,…以为柱则蠹。 、 《战国策·燕策》-荆轲废,乃引其匕首以掷秦王,不中,中柱。 、 唐·李朝威《柳毅传》-柱以白璧。
【组词】
柱磉石、 铜柱;楣柱;柱桷、 柱梁、 柱栋、 柱极、 柱楣
2.
【壮】
(形声。从士,爿(pán)声。本义:人体高大,肌肉壮实)。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壮,大也。 、 《广雅》-壮,健也。 、 《方言》-秦晋之间凡人之大谓之奘,或谓之壮。 、 《礼记·曲礼》-三十曰壮。 、 《史记·项羽本纪》-壮士,赐之卮酒。 、 《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右贤王惊,夜逃,独与其爱妾一人,壮骑数百驰。 、 《逸周书》-男气壮力。 、 清·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壮哉我中国少年。 、 清·韩邦庆《海上花列传》-三小姐长远勿见,好像壮仔点哉。
【组词】
壮浪、 壮盛、 壮勇、 壮武、 年轻力壮;兵强马壮;壮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