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5:17:4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5:17:41
授衣假:这个词源自**古代,特指古代官员在农历九月(秋季)因天气转凉,需要更换冬衣而获得的假期。这个假期允许官员回家准备或更换冬季服装,因此得名“授衣假”。
在古代文学中,“授衣假”常被提及,用以描述官员的生活细节和季节变化。在口语中,这个词可能不太常用,但在历史或文化相关的讨论中,它会被提及以展示古代生活的特点。在专业领域,如历史学、文学研究中,这个词用于具体的历史背景分析。
同义词:换季假、冬衣假 反义词:无直接反义词,但可以考虑“夏衣假”作为季节相反的概念。
“授衣假”一词源于**古代的官制,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在现代汉语中已不常用,但在历史文献和学术讨论中仍被保留。
在**古代社会,授衣假体现了对官员生活细节的关怀,也反映了季节变化对日常生活的影响。这种假期制度展示了古代社会对季节和气候变化的重视。
提到“授衣假”,可能会联想到古代的宁静生活和季节的循环,带来一种温馨和怀旧的情感。
在现代生活中,虽然不再有授衣假,但我们可以从中学*到对季节变化的适应和准备,比如在换季时整理衣物。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秋风起,授衣假至,官员归家,换新衣,迎冬来。”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古代官员在家中整理衣物的场景;结合音乐,可以选择一些古典音乐来营造古代的氛围。
在其他文化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授衣假”的概念,但许多文化都有关于季节变化的节日和*俗。
“授衣假”作为一个历史词汇,虽然不再适用于现代生活,但它提供了一个窗口,让我们了解古代社会的生活细节和对季节变化的重视。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入地理解文化背景和历史传统。
1.
【授】
(会意。从手,从受,受声。本义:给予;交给)。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授”应是后起字。-授,予也。 、 《周礼·邻长》-则从而授之。 、 《左传·僖公二十八年》。注:“数也。”-献俘授馘。 、 《国语·鲁语》。注:“与也。”-今日必授。 、 《资治通鉴》-君言当击,甚与孤合,此天以君授孤也。 、 宋·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以授之于有司,不为侵官。
【组词】
授受、 授兵、 授官厅、 授玉、 授室、 授赏、 授简、 授以全权;授位、 授政
2.
【衣】
穿衣。
【引证】
《孟子·滕文公上》-许子必织布然后衣乎? 、 、 《韩非子·五蠹》-妇人不织,禽兽之皮,足衣也。
【组词】
衣紫腰金、 衣帛、 衣冠
遮盖;包扎。
【引证】
《易·系辞下》-古之葬者,厚衣之以薪。 、 柳宗元《段太尉逸事状》-裂裳衣疮。
【组词】
衣被海内、 衣饰、 衣覆
3.
【假】
远。 同: 遐
【引证】
《庄子·德充符》-彼且择日而登假。 、 《礼记·曲礼下》-告丧,曰天王登假。 、 《淮南子·齐俗》-其不能乘云升假亦明矣。 、 《列子·黄帝》-又二十有八年,天下大治,几若华胥氏之国,而帝登假。
【组词】
假尔攸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