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3:28:3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3:28:32
漫卷:这个词汇的字面意思是“随意地卷起”或“无拘无束地展开”。它通常用来形容物体(如纸张、布料等)被风吹动或人为地随意卷起的状态。
“漫卷”这个词汇的词源较为直接,由“漫”(随意、无拘束)和“卷”(卷起、卷曲)两个字组成。在古代文学中已有使用,如唐代诗人杜甫的《春望》中有“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中的“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中的“家书”可能就是指被风吹动的书页,即“漫卷”的状态。
在文化中,“漫卷”常常与自然、自由、诗意等概念联系在一起。它反映了人对自然美的欣赏和对自由精神的追求。
“漫卷”这个词汇给人以自由、轻松、诗意的情感反应。它让人联想到无拘无束的自然景象,如风吹动书页的画面,给人一种宁静而美好的感觉。
在日常生活中,我曾在一次户外阅读时,感受到风吹动书页的“漫卷”状态,那种与自然融为一体的感觉至今难忘。
诗歌: 风吹过,书页漫卷, 字迹在风中翩跹。 每一页,都是诗篇, 在自由的旋律中,轻轻吟唱。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幅风吹动书页的画面,书页在风中轻轻翻动,给人一种宁静而美好的视觉感受。结合音乐,可以选择一首轻柔的钢琴曲,如德彪西的《月光》,来增强这种宁静的氛围。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fluttering”或“billowing”,它们也用来形容物体在风中飘动或翻卷的状态,但“漫卷”更强调随意和无拘束的感觉。
“漫卷”这个词汇在我语言学*和表达中具有一定的美感价值。它不仅形容了物体的**状态,还传达了一种自由、诗意的情感。在创作和表达中,合理运用“漫卷”可以增强语言的生动性和感染力。
1.
【漫】
(形声。从水,曼声。本义:水过满向外流)。
同本义。
【引证】
《三国志·吴主传》-诸山崩,鸿水溢。 、 《世说新语·文学》-譬如写水著地,正自纵横流漫,略无正方圆者。 、 宋之问《自湘源至潭州衡山县》-渐见江势阔,行嗟水流漫。
【组词】
漫溢、 漫口、 水漫金山;漫溃、 漫泄、 漫流、 漫然、 漫滋、 漫衍
2.
【卷】
膝盖弯曲。引申泛指弯曲。
【引证】
《说文》-卷,膝曲也。 、 《庄子·徐无鬼》。释文:“犹拘挛也。”-有卷娄者。 、 《庄子·逍遥游》-卷曲而不中规矩。 、 《左传·襄公三十年》-郑丰卷字子张。
【组词】
卷曲、 卷娄、 卷陲、 卷屈、 卷舒
诚恳。
【引证】
《汉书·贾捐之传》-敢昧死竭卷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