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20:51:1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0:51:11
“快马加鞭”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给奔跑的马再增加鞭策,使其跑得更快。基本含义是指加快速度,比喻在已有的努力或速度基础上再增加动力,以达到更快的进展或完成任务。
在文学作品中,“快马加鞭”常用来形容人物急切的心情或行动的迅速。在口语中,它可以用来鼓励别人加倍努力,或者形容某人做事非常迅速。在专业领域,如商业或项目管理中,这个词汇可以用来强调加快工作进度或提高效率。
同义词在强调加快速度或增加努力方面有所不同,而反义词则表达了相反的意思,即减缓或停止前进。
“快马加鞭”这个成语源自古代的马术和军事用语,最初可能用于描述战场上骑兵的快速行动。随着时间的推移,它逐渐被广泛应用于各种语境中,成为表示加快速度的常用表达。
在**文化中,马象征着速度和力量,因此“快马加鞭”这个成语也承载了积极进取和不懈努力的文化内涵。在社会背景中,它常被用来激励人们在面对挑战时更加努力。
这个词汇给我带来的情感反应是积极和激励的。它让我联想到不断前进、不畏艰难的精神,这种联想在面对困难时可以激励我更加努力。
在我的生活中,有一次我需要在短时间内完成一个重要项目,我告诉团队成员我们需要“快马加鞭”,最终我们成功地按时完成了任务。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如同快马加鞭,我们的梦想在风中疾驰,不畏前路漫长,只为那一瞬的辉煌。”
视觉上,我可以想象一匹骏马在草原上疾驰,马蹄声和风声交织在一起,形成一种强烈的动感和节奏感。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step on it”或“put the pedal to the metal”,它们都表达了加快速度的意思,但在文化和语境上有所不同。
“快马加鞭”这个成语不仅是一个简单的加速表达,它还蕴含了积极进取和不懈努力的文化价值。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它是一个非常有用的工具,可以帮助我更生动地表达加速和努力的意愿。
生僧快马随鞭影,宁作痴人记剑痕。
何不快马加鞭,径赶至苍山,求取伯伯。
1.
【快】
(形声。从心,(guài)声。本义:高兴,痛快)。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快,喜也。 、 《战国策·秦策》-文信侯去而不快。 、 《史记·魏公子列传》-心不快。 、 《后汉书·班超传》-快意留之,非忠臣也。 、 明·魏禧《大铁椎传》-则不快吾意。 、 明·高启《书博鸡者事》-若所为诚快。
【组词】
快观、 快吾意
2.
【马】
(象形。早期金文字形,象马眼、马鬃、马尾之形。“马”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家畜名)。
单蹄食草大型哺乳动物 。史前即为人类所驯化,用作驮畜、挽畜和乘骑;它和其他现存的马属和马科动物的区别是尾毛和鬃毛长,后腿飞节内下方有一块胼胝,还有一些非固定特征(如体型较大,蹄子较大,颈稍呈弓形,头小,耳短)。
【引证】
韩愈《马说》-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组词】
马伯乐、 马首、 马牌子、 马曹、 马圈、 马祭、 马绊、 马褐、 马祸、 马图
3.
【加】
(会意。从力,从口。本义:添枝加叶说假话、虚报)。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加,语相增加也。 、 《左传·襄公十三年》-君子称其功以加小人。 、 《论语》-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 、 《左传·庄公十年》-弗敢加也。
【组词】
加叶添枝、 加诸、 加诬
4.
【鞭】
(形声。从革,便声。本义:皮制的马鞭)。
同本义 泛指鞭子。
【引证】
《说文》-鞭,驱也。 、 《国语·晋语》-其左执鞭弭。 、 《左传·宣公十五年》-虽鞭之长,不及马腹。 、 《乐府诗集·木兰诗》-北市买长鞭。 、 唐·李白《赠友人》-骏马不劳鞭。
【组词】
鞭影、 鞭镫、 鞭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