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23:39:5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3:39:52
“快马”字面意思是指速度快的马匹。基本含义通常指的是一种能够迅速奔跑的马,常用来比喻速度快或效率高的事物或人。
在文学中,“快马”常用来形容英勇或迅捷的形象,如“一骑快马飞驰而过”。在口语中,可能用来形容某人做事迅速,如“他做事像快马一样,效率极高”。在专业领域,如赛马或军事中,“快马”特指那些经过特殊训练,能够快速奔跑的马匹。
同义词中,“骏马”强调马的品质优良,“良驹”则更多指年轻的好马,“飞马”则带有神话色彩,指能够飞翔的马。反义词中,“慢马”直接对应速度慢,“驽马”指劣质的马,“劣马”则指各方面都不如意的马。
“快马”一词源于古代汉语,最初用来描述那些速度快的马匹。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逐渐被用来比喻各种快速或高效的事物。
在**文化中,“快马”常与古代的邮递系统联系在一起,如“快马加鞭”形容加快速度传递消息。在西方文化中,快马常与骑士和冒险故事相关联。
“快马”给人以速度和力量的联想,常带有一种积极向上的情感反应,如勇气、效率和动力。
在日常生活中,我曾用“快马”来形容一个工作效率极高的同事,他的工作速度和质量都让人印象深刻。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快马如风,穿越草原的辽阔,心中的梦想,随蹄声飞扬。”
视觉上,“快马”让人联想到马匹奔跑时肌肉的线条和飞扬的鬃毛。听觉上,则是马蹄敲击地面的节奏声。
在英语中,“快马”可以对应为“fast horse”或“swift steed”,在不同的文化和语言中,快马的形象和象征意义有所不同,但都与速度和力量相关。
“快马”这个词不仅描述了一种动物的特性,也广泛用于比喻各种快速和高效的事物。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灵活运用这类词汇,可以丰富我们的表达方式,增强语言的表现力。
1.
【快】
(形声。从心,(guài)声。本义:高兴,痛快)。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快,喜也。 、 《战国策·秦策》-文信侯去而不快。 、 《史记·魏公子列传》-心不快。 、 《后汉书·班超传》-快意留之,非忠臣也。 、 明·魏禧《大铁椎传》-则不快吾意。 、 明·高启《书博鸡者事》-若所为诚快。
【组词】
快观、 快吾意
2.
【马】
(象形。早期金文字形,象马眼、马鬃、马尾之形。“马”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家畜名)。
单蹄食草大型哺乳动物 。史前即为人类所驯化,用作驮畜、挽畜和乘骑;它和其他现存的马属和马科动物的区别是尾毛和鬃毛长,后腿飞节内下方有一块胼胝,还有一些非固定特征(如体型较大,蹄子较大,颈稍呈弓形,头小,耳短)。
【引证】
韩愈《马说》-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组词】
马伯乐、 马首、 马牌子、 马曹、 马圈、 马祭、 马绊、 马褐、 马祸、 马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