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6:33:1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6:33:12
暖气团:在气象学中,暖气团是指温度相对较高、湿度较大的空气团。它通常与冷气团相对,冷气团则是温度较低、密度较大的空气团。暖气团往往形成于温暖的海洋或陆地表面,随着气流的移动,它可以影响其所到达地区的气候和天气。
在专业气象领域,“暖气团”是一个常用术语,用于描述影响天气模式的关键因素之一。在文学作品中,它可能被用来象征温暖、舒适或生机。在口语中,人们可能用“暖气团”来形容一个温暖、热情的社交环境或氛围。
同义词:暖空气团、温暖气团 反义词:冷气团、冷空气团
“暖气团”一词源自气象学术语,随着气象科学的发展,这一概念逐渐被广泛接受和使用。在语言的演变中,它可能从最初的科学描述扩展到更广泛的文化和日常语境中。
在气候变化和环境保护的讨论中,暖气团的概念经常被提及,因为它与全球变暖和极端天气**有关。在社会文化层面,暖气团也可能被用来比喻社会中的温暖和团结。
提到“暖气团”,我联想到温暖、舒适和安全感。它让我想到冬日里的一杯热茶,或是家人团聚的温馨场景。
在我小时候,每当冬天暖气团到来,家里就会变得格外温暖,那种感觉至今难忘。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写:“暖气团缓缓移动,带来了春天的气息,融化了冰封的心。”
想象一幅画面:暖气团覆盖的地区,阳光明媚,人们穿着轻便的衣服在户外活动,孩子们在公园里嬉戏。背景音乐可能是轻快的,带有温暖的旋律。
在不同语言中,如英语中的“warm air mass”,法语中的“masse d'air chaud”,都对应着类似的气象学概念,但在日常使用和文化联想上可能有所不同。
通过对“暖气团”的深入学*,我更加理解了它在气象学中的重要性,以及它在文化和日常语言中的多重含义。这一词汇不仅丰富了我的气象知识,也增强了我的语言表达能力。
1.
【暖】
(形声。从日,爰(yuán)声。“煗”,从火,耎(ruǎn)声。本义:温度不冷也不热)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字亦作煗、作暖。-煖,温也。 、 《国语·鲁语上》-海多大风,冬煗。 、 《汉书·系传上》-孔席不煗。 、 《礼记·王制》-七十非帛不煖。 、 《韩非子·有度》-清暖寒热,不得不救。 、 王安石《元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 唐·白居易《钱塘湖春行》-早莺争暖树。 、 唐·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狐裘不暖。 、 唐·杜牧《阿房宫赋》-歌台暖响。 、 宋·苏轼《惠崇春江晚景》-春江水暖鸭先知。
【组词】
暖谷、 暖阳阳、 暖景、 暖丝、 暖煦、 暖意、 暖炉、 暖霁
使温暖。
【引证】
李直夫《虎头牌》-到来日牵羊担酒,与叔父暖痛去。
【组词】
暖心话、 暖耳、 暖酒、 把手暖一暖;兄弟情谊暖胸怀
2.
【气】
(象形。甲骨文、小篆字形。象云气蒸腾上升的样子。“气”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云气)。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云者,地面之气,湿热之气升而为雨,其色白,干热之气,散而为风,其色黑。”-气,云气也。 、 《礼记·月令》-天气下降,地气上腾。 、 《考工记·总目》-地有气。 、 《史记·项羽本纪》-望其气。 、 、 清·方苞《狱中杂记》-窗以达气。
【组词】
气朔、 气祲、 气纬、 气晕
3.
【团】
(形声。从囗(wéi),专声。本义:圆)。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团,圆也。 、 《文选·班婕妤·怨歌行》-裁为合欢扇,团团似明月。
【组词】
团扇、 团领、 团栾、 团茅、 团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