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2:35:4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2:35:49
“横遮竖挡”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横向遮掩,竖向阻挡。基本含义是指全方位地进行遮掩或阻挡,形容防护措施严密或拒绝接受外界的影响。
“横遮竖挡”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模糊,可能是由古代军事防御工事的描述演变而来。在古代,城墙和堡垒的建造往往讲究横向和竖向的防护,因此这个成语逐渐被用来形容严密的防护措施。
在**传统文化中,强调防御和保护的概念,这个成语体现了这种思想。在现代社会,它也常被用来形容信息保密或个人隐私的保护。
这个成语给人一种安全感,联想到坚固的防御和严密的保护。在情感上,它可能让人感到安心和信任。
在个人生活中,这个成语可以用来形容对个人隐私的保护,如在社交媒体上设置严格的隐私保护措施,确保个人信息不被泄露。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横遮竖挡的城墙,守护着千年的秘密,风雨不透,岁月不侵。”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座坚固的城堡,城墙高耸,防御严密。结合音乐,可以选择一些庄严或神秘的音乐,来增强这种严密防护的氛围。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watertight”或“impenetrable”,用来形容严密的防护或无法穿透的屏障。
“横遮竖挡”这个成语在汉语中用来形容严密的防护措施,无论是在文学、口语还是专业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它体现了*人对防御和保护的重视,也反映了语言中对安全和隐私的重视。在个人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个成语可以丰富表达方式,增强语言的生动性和准确性。
守门的手足并用,横遮竖挡的不叫球攻入门内。
1.
【横】
横暴;放纵。 同: 犷
【引证】
《孟子》。按,皆纵恣悍厉之谓。-处士横议,以待我以横逆,横政之所出,横民之所止。 、 《荀子·修身》。注:“不顺理而行也。”-横行天下。 、 扬雄《长杨赋》。注:“自纵也。”-东夷横畔。 、 《汉书·彭宠传》注-以威力相胁曰横。
【组词】
蛮横;横政、 横侈、 横虐、 横逆、 横逞、 横施、 横议、 横杀
祸害。
【引证】
《世说新语·自新》-谓为三横。 、
2.
【遮】
(形声。从辵(chuò),庶声。本义:阻挡;拦阻)。
同本义(使不通过,使中途停止)。
【引证】
《史记·陈涉世家》-陈王出,遮道而呼涉。 、 《吕氏春秋》-子不遮乎亲,臣不遮乎君。 、 明·高启《书博鸡者事》-遮豪民于道。
【组词】
遮影、 遮止、 遮迭、 遮路、 遮遏
3.
【竖】
纵。与“横”相反。
【引证】
南朝·梁简文帝《明月山铭》-緅色斜临,霞文横竖。
【组词】
竖井
童仆。
【引证】
《列子·说符》-杨子之邻人亡羊,既率其党,又请杨子之竖追之。
【组词】
竖人
4. 【挡】 ——见“摒挡”(bìngdà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