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03:18:2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03:18:22
“横拦竖挡”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横向拦截,纵向阻挡。基本含义是指从各个方向进行阻拦或阻挡,形容阻碍重重,难以通过。
“横拦竖挡”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直接,由“横”和“竖”两个方向词与“拦”和“挡”两个动作词组合而成。在古代文献中已有使用,如《左传》等,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含义和用法基本保持稳定。
在文化中,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人生道路上的困难和挑战,反映了人对于坚韧不拔、克服困难的价值观。
这个成语给人带来的情感反应通常是沉重和挑战感,联想可能是一个人在重重困难面前不屈不挠的形象。
在个人经历中,这个成语可以用来描述在工作中遇到的种种阻碍,如项目推进中的各种难题。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岁月如梭,横拦竖挡,我心如铁,终将破浪。”
视觉上,可以联想到一个人在复杂的迷宫中寻找出路;听觉上,可能联想到风雨交加的声音,象征着困难和挑战。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obstacles at every turn”或“barriers on all sides”,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传达的含义相似。
“横拦竖挡”这个成语在汉语中是一个形象生动的表达,能够准确地描述多重困难和挑战。在学*语言和表达时,理解和运用这样的成语能够丰富我们的表达方式,增强语言的表现力。
不想舅太太只管这等横拦竖挡的说着,他一积伶,到底反底下那几个字商量出来了。
1.
【横】
横暴;放纵。 同: 犷
【引证】
《孟子》。按,皆纵恣悍厉之谓。-处士横议,以待我以横逆,横政之所出,横民之所止。 、 《荀子·修身》。注:“不顺理而行也。”-横行天下。 、 扬雄《长杨赋》。注:“自纵也。”-东夷横畔。 、 《汉书·彭宠传》注-以威力相胁曰横。
【组词】
蛮横;横政、 横侈、 横虐、 横逆、 横逞、 横施、 横议、 横杀
祸害。
【引证】
《世说新语·自新》-谓为三横。 、
2.
【拦】
(形声。从手,阑(lán)声。本义:阻挡;遮拦)。
同本义。
【引证】
《玉篇》-拦,遮拦也。 、 唐·杜甫《兵车行》-牵衣顿足拦道哭,哭 声直上干云霄。
【组词】
拦关、 拦护、 拦门、 拦驾
3.
【竖】
纵。与“横”相反。
【引证】
南朝·梁简文帝《明月山铭》-緅色斜临,霞文横竖。
【组词】
竖井
童仆。
【引证】
《列子·说符》-杨子之邻人亡羊,既率其党,又请杨子之竖追之。
【组词】
竖人
4. 【挡】 ——见“摒挡”(bìngdà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