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3:48:1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3:48:16
没日没夜 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没有白天和黑夜的区分”,基本含义是指不分昼夜地进行某项活动,形容工作或活动非常勤奋、持续不断,或者形容某种状态或情况持续时间长,没有间断。
“没日没夜”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直接,由“没”和“日”“夜”组成,形象地表达了不分昼夜的意思。在古代文献中已有使用,如《左传》等,随着时间的推移,其使用范围和语境逐渐扩大。
在**文化中,勤奋和不懈努力被视为美德,因此“没日没夜”常用来赞扬那些为了目标不懈努力的人。在现代社会,这个词汇也常用来形容工作狂或对某项事业极度投入的人。
这个词汇给人以勤奋、坚持和不懈努力的正面联想,同时也可能带来疲劳、压力的负面情感。
在个人经历中,我曾见过一位同事为了完成一个紧急项目,几乎没日没夜地工作,最终项目成功完成,他的努力得到了大家的认可。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没日没夜的思念,如潮水般涌来,淹没了我的心海。”
视觉上,可以联想到连续不断的工作场景,如灯火通明的办公室;听觉上,可能是连续不断的键盘敲击声或机器运转声。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有“round the clock”或“day and night”,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含义相似,都指持续不断的工作或活动。
“没日没夜”这个词汇在汉语中是一个非常有力的表达,能够形象地描述持续不断的努力或活动。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掌握这样的成语能够丰富我们的表达方式,使语言更加生动和有力。
所以缫丝一定是一家大小动手,没日没夜赶完为止。
他让省里科研所请去了,正~地写书哪!
1.
【没】
(会意 表示入水有所取。本义:沉没水中)。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没,沉也。 、 《庄子·列御寇》-其子没于渊。 、 《荀子·议兵》-若赴水火,入焉焦没耳。 、 《庄子·大宗师》-梦为鱼而没于渊。 、 《世说新语·自新》-或浮或没。 、 唐·白居易《钱塘湖春行》-浅草才能没马蹄。 、 清·邵长蘅《青门剩稿》-水不没顶。 、 《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没水而死。
【组词】
沉没、 淹没、 没胫、 没不煞、 没溺、 洪水没过了大坝;没漂、 没石
2.
【日】
(象形。甲骨文和小篆字形。象太阳形。轮廓象太阳的圆形,一横或一点表示太阳的光。本义:太阳)。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日,太阳之精也。从囗一,象形。 、 《易·说卦》-离为日,为火。 、 《周礼·大司徒》-以土圭之法,正日景求地中。 、 《孟子》-天无二日,太阳也。 、 《列子·汤问》-日初出,大如车盖。
【组词】
日冠、 日昃、 日旸儿、 日月交食、 日头搁山、 日头趖西、 日居月诸
3.
【没】
(会意 表示入水有所取。本义:沉没水中)。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没,沉也。 、 《庄子·列御寇》-其子没于渊。 、 《荀子·议兵》-若赴水火,入焉焦没耳。 、 《庄子·大宗师》-梦为鱼而没于渊。 、 《世说新语·自新》-或浮或没。 、 唐·白居易《钱塘湖春行》-浅草才能没马蹄。 、 清·邵长蘅《青门剩稿》-水不没顶。 、 《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没水而死。
【组词】
沉没、 淹没、 没胫、 没不煞、 没溺、 洪水没过了大坝;没漂、 没石
4.
【夜】
(形声。金文字形。从月,亦声。本义:从天黑到天亮的时间)。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夜,舍也。天下休舍也。 、 《广雅》-夜,暮也。 、 《周礼·鸡人》。注:“夜,夜漏未尽,鸡鸣时也。”-夜呼旦。 、 《左传·庄公七年》。疏;“夜者自昏至旦之总名。”-辛卯夜,恒星不见。 、 《周髀算经》-夜者阴。 、 《诗·卫风·氓》-夙兴夜寐,靡有朝矣。 、 《乐府诗集·木兰诗》-昨夜见军帖。 、 《世说新语·自新》-三日三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