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9:33:5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9:33:58
没来由:这个词的字面意思是“没有原因或理由”,通常用来形容某件事情发生或某种状态存在时,缺乏明确的、可解释的原因。
在文学作品中,“没来由”常用来表达一种神秘或不可解释的情感或**,增强作品的悬疑感或深度。在口语中,它可能用来表达对某件事情的不解或困惑。在专业领域,如心理学或哲学,这个词可能用来探讨无意识行为或非理性决策的原因。
同义词:无缘无故、莫名其妙、无端 反义词:有根有据、有理有据
同义词中,“无缘无故”强调缺乏任何原因,“莫名其妙”则强调难以理解,而“无端”则侧重于无明确起点。反义词“有根有据”和“有理有据”则强调事情有明确的原因和依据。
“没来由”一词在中文中历史悠久,其结构简单,由“没”和“来由”组成。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基本含义保持相对稳定,但在现代汉语中,其使用频率可能有所变化,尤其是在表达现代生活中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时。
在**文化中,“没来由”常与传统的因果报应观念相对立,强调生活中存在的不确定性和偶然性。在现代社会,这个词也常用来表达对科技快速发展带来的不确定性的感受。
这个词给我带来一种困惑和不安的感觉,因为它触及了生活中那些难以解释和控制的部分。在表达时,它可以帮助传达一种无奈或迷茫的情绪。
在日常生活中,我曾用“没来由”来形容一些突如其来的情绪波动,比如突然的忧郁或愤怒,这些情绪似乎没有明显的外部触发因素。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夜深了,星光没来由地闪烁,像是诉说着宇宙的秘密。”
视觉上,“没来由”可能让人联想到一片模糊的风景或抽象画,听觉上,可能让人想到一段没有旋律的背景音乐,充满不确定性。
在英语中,“没来由”可以对应“unprovoked”或“unjustified”,这些词在表达无原因的行为或状态时具有相似的含义。
“没来由”这个词在表达生活中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时非常有用。它不仅帮助我们描述那些难以解释的情况,也反映了人类对理解世界的持续追求。在学*语言和表达时,掌握这样的词汇可以增强表达的深度和丰富性。
1.
【没】
(会意 表示入水有所取。本义:沉没水中)。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没,沉也。 、 《庄子·列御寇》-其子没于渊。 、 《荀子·议兵》-若赴水火,入焉焦没耳。 、 《庄子·大宗师》-梦为鱼而没于渊。 、 《世说新语·自新》-或浮或没。 、 唐·白居易《钱塘湖春行》-浅草才能没马蹄。 、 清·邵长蘅《青门剩稿》-水不没顶。 、 《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没水而死。
【组词】
沉没、 淹没、 没胫、 没不煞、 没溺、 洪水没过了大坝;没漂、 没石
2.
【来】
慰劳。
【引证】
《说文》-勑,劳也。从力,來声。字亦作俫。 、 《诗·郑风·女曰鸡鸣》。高亨注:“来,借为勑。”-知子之来之,杂佩以赠之。 、 《汉书·平当传》-劳俫有意者。 、 《孟子·滕文公上》-劳之来之,匡之直之,辅之翼之。 、 《诗·魏风·硕鼠》-莫我肯勑。 、 《韩非子·王道》-贤者勑其材。
3.
【由】
(《说文》无“由”字,古字字形)。
树木生新枝。亦泛指萌生。
【引证】
《左传》-今在析木之津,犹将复由。
【组词】
由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