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8:09:2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8:09:27
“定慧”是一个汉语词汇,由两个字组成:“定”和“慧”。在**语境中,“定”通常指禅定,即通过冥想达到心灵平静和集中的状态;“慧”则指智慧,即对事物本质的深刻理解和洞察。因此,“定慧”合起来可以理解为通过禅定培养智慧,或者指在禅定状态中获得的智慧。
在文学中,“定慧”是一个核心概念,常用来描述修行者通过禅修达到的境界。在口语中,这个词可能不太常用,但在讨论或哲学话题时可能会出现。在专业领域,如心理学或**研究中,“定慧”可能会被用来分析冥想对认知和情感的影响。
“定慧”一词源自经典,随着的传播而逐渐被广泛使用。在古代汉语中,“定”和“慧”都有各自的独立含义,但在语境中,它们被结合使用,形成了特定的概念。
在传统文化中,对“定慧”的重视影响了文人士大夫的修身养性观念。在现代社会,虽然**的影响力有所减弱,但“定慧”作为一种精神追求,仍然被一些人所推崇。
“定慧”这个词给人一种宁静和深邃的感觉,它让人联想到内心的平和与智慧的光芒。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这个词提醒人们追求内心的平静和智慧。
在个人生活中,我曾尝试通过冥想来培养定慧,虽然过程不易,但确实感受到了心灵的平静和思维的清晰。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定慧”:
在静谧的夜,我寻求定慧,
心灵之光,照亮无明。
禅定之中,智慧涌现,
生命的真谛,渐渐明晰。
视觉上,“定慧”可能让人联想到宁静的山水画或禅宗的寺庙;听觉上,可能让人想到悠扬的**音乐或禅堂的钟声。
在其他文化中,如印度教,类似的修行概念可能被称为“Samadhi”(三摩地)和“Prajna”(般若),它们分别对应“定”和“慧”的概念。
“定慧”作为一个术语,不仅在领域有重要意义,也在个人修身养性和心理健康方面提供了指导。通过深入理解“定慧”,我更加欣赏其在文化和精神层面的价值,并希望在未来的生活中继续探索和实践这一概念。
1.
【定】
(会意。从宀(mián),从正。“正”亦兼表字音。本义:安定;安稳)。
同本义,与“乱”或“动”相对。
【引证】
《说文》-定,安也。 、 《诗·大雅·桑柔》-靡所定处。 、 《诗·小雅·采薇》-岂敢定居,一月三捷。 、 《礼记·曲礼》-昏定而晨省。 、 《礼记·月令》-以待阴阳之所定。 、 《史记·留侯世家》-天下属安定,何故反乎? 、 宋·文天祥《指南录·后序》-痛定思痛,痛何如哉! 、 《资治通鉴》-如其克谐,天下可定也。
【组词】
定迭、 定害、 定帖、 定昏
2.
【慧】
(形声。从心,彗声。本义:聪明,有才智)。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慧,儇也。 、 《方言》三-知或谓之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