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7:05:4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7:05:44
词汇“[标准语]”通常指的是一种语言的标准形式,它是一种语言的官方或正式版本,用于教育、媒体、政府文件和正式交流中。标准语旨在提供一种清晰、一致和规范的语言形式,以便于沟通和理解。
“标准语”的字面意思是指一种语言的标准化形式,它基于该语言的某个特定方言或混合方言,经过规范化处理,以确保语言的一致性和通用性。
“标准语”的概念源于对语言规范化的需求,随着时间的推移,标准语不断吸收新的词汇和表达方式,以适应社会和科技的发展。
在多语言或多方言的社会中,标准语有助于促进国家统一和文化交流。它也是教育和社会流动的重要工具。
标准语常与正式、权威和专业性联系在一起,有时也可能让人感到距离感或不亲切。
在教育过程中,学习标准语是基础,它帮助我更好地理解和参与到更广泛的社交和职业活动中。
在创作一首诗时,我可能会在开头使用标准语来设定正式的基调,然后在后续部分融入方言元素,以展示语言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想象一下,标准语可能与正式的演讲、新闻广播或法律文件相关联,这些场景通常伴随着严肃的氛围和专业的语调。
在不同国家,标准语的选择和使用可能有所不同。例如,英国的“标准英语”与美国的“标准美语”在发音和用词上存在差异。
标准语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它不仅是沟通的工具,也是文化传承和身份认同的标志。理解并掌握标准语,对于提升语言能力和文化素养至关重要。
1.
【标】
(形声。从木,票声。本义:树梢)。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标,木杪末也。 、 《管子·霸言》-大本而小标。
【组词】
标枝、 标末
2.
【准】
(准本为凖的俗字,现为凖的简化字。但在未简化前,准习用的意义,与凖字有别)。
公文用语 。始于唐·五代 表示允许,认可。
【引证】
《周书·文帝纪下》-乃于战所,准当时兵士,人种树一株,以旌武功。
【组词】
批准;照准;准如所请 引申为比照,作某类事物看待准前例办理;准平原;准尉 表示依据、根据准某部函
3.
【语】
告诉,使知道。
【引证】
《左传·隐公元年》-公语之故,且告之悔。 、 《论语·阳货》-吾语女。 、 《三国志·方使传》-若引其许,若至,语人。 、 晋·干宝《搜神记》-夫语妻曰:“为王作剑,三年乃成…往必杀我。” 、 清·彭端淑《为学一首示子侄》-贫者语于富者曰…
【组词】
语言、 语其友;不以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