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5:36:3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5:36:35
标准时区是指地球上根据经度划分的24个区域,每个区域内的所有地点都采用相同的标准时间。这种划分是为了协调全球各地的时间,便于国际交流和日常生活。
“标准时区”一词源于19世纪中叶,当时铁路的发展需要统一的时间标准。1884年在华盛顿召开的国际子午线会议上,确定了全球24个标准时区的划分。
标准时区的引入极大地影响了全球化的进程,使得跨时区的交流和合作变得更加便捷。它也反映了人类对时间精确控制的追求。
提到标准时区,可能会让人联想到全球化的便利和时差的挑战。它也可能引发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以及对不同文化和生活方式的思考。
在跨国工作或旅行时,了解和适应不同的标准时区是必要的。例如,与位于另一个时区的同事协调工作时间,或者调整生物钟以适应新的时差。
在诗歌中,可以将标准时区作为时间的象征:
“当钟声跨越时区的界限, 时间的河流在指尖流淌, 每一刻都是全球的共鸣, 在标准时间的旋律中舞动。”
在不同的语言和文化中,标准时区的概念是普遍存在的,但其具体名称和划分可能有所不同。例如,英语中的“Eastern Standard Time”在中文中对应为“东部标准时间”。
标准时区是全球化时代不可或缺的概念,它不仅简化了跨时区的交流,也反映了人类对时间管理的重视。在学习语言和理解文化差异时,了解标准时区的概念是很有帮助的。
1.
【标】
(形声。从木,票声。本义:树梢)。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标,木杪末也。 、 《管子·霸言》-大本而小标。
【组词】
标枝、 标末
2.
【准】
(准本为凖的俗字,现为凖的简化字。但在未简化前,准习用的意义,与凖字有别)。
公文用语 。始于唐·五代 表示允许,认可。
【引证】
《周书·文帝纪下》-乃于战所,准当时兵士,人种树一株,以旌武功。
【组词】
批准;照准;准如所请 引申为比照,作某类事物看待准前例办理;准平原;准尉 表示依据、根据准某部函
3.
【时】
(形声。从日,寺声。从“日”与时间有关。本义:季度;季节)。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时,四时也。 、 《释名》-四时,四方各一时,时,期也。 、 《左传·桓公六年》。注:“春夏秋也。”-谓其三时不害。 、 《孟子·篇叙》。注:“谓时曰支干五行相孤虚之属也。”-三时者,成岁之要时。又,天时不如地利。 、 《孟子·梁惠王上》-斧斤以时入山林。 、 《左传·闵公二年》-时事之征也。 、 《管子·山权数》-时者,所以记岁也。 、 《淮南子·天文》-四时者,天之吏也。 、 《尔雅·释天》。注:“道光照也。”-四时和谓之宝烛。 、 《书·尧典》。马注:“羲和四子掌四时。”-敬授人时。 、 宋·欧阳修《醉翁亭记》-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 《左传·桓公六年》-谓其三时(指春夏秋)不害,而民和年丰也。
【组词】
时气、 时若、 时食、 时耕、 时夏、 时暑、 时景、 时禽、 时享、 时序、 时祀、 时田、 时令病、 时衣、 时芳
4.
【区】
(会意。甲骨文字形。从品在匚中。“品”表示许多物品。“匚”(fāng),盛物的器具。本义:收藏)。
隐匿。
【引证】
《说文》-区,踦区,藏匿也。 、 《左传·昭公七年》-吾文君文王作仆区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