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09:28:5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09:28:55
词汇“孙刘”在汉语中并不是一个常见的成语或专有名词,它看起来像是两个姓氏的组合,即“孙”和“刘”。在中国历史上,这两个姓氏都非常常见,且有许多著名的人物。例如,三国时期的孙权和刘备,分别是吴国和蜀国的建立者。因此,如果“孙刘”指的是这两个人物,那么它可能代表的是三国时期的孙刘联盟,即孙权和刘备为了对抗曹操而结成的联盟。
1.
【孙】
(会意。从子,从系,续也。金文,象用绳索捆绑小孩子,意为少年俘虏。本义:儿子的儿子)。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孫,子之子曰孙。 、 《礼记·杂记》注-孙谓祖后者。 、 《尔雅》-子子孙孙引无极也。 、 《列子·汤问》-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 唐·杜甫《石壕吏》-有孙母未出,出入无完裙。
【组词】
祖孙;重孙、 孙少爷、 孙囡、 孙儿;孙孙、 孙妇、 孙曾
2.
【刘】
(形声。从金,从刀,丣(yǒu)声。本义:杀,戮)。
同本义(含有大规模杀戮的意思)。
【引证】
《诗·周颂·武》-胜殷遏刘,耆代尔功。 、 《书·盘庚上》。孔传:“刘,杀也。”-重我民,无尽刘。 、 《方言》卷一-秦晋宋卫之间谓杀曰刘,晋之北鄙亦曰刘。 、 《左传·成公十三年》-芟夷我农功,虔刘我边垂。(虔:杀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