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01:28:5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1:28:54
词汇“[浮音]”在汉语中并不常见,它不是一个标准的汉语词汇。根据您提供的词汇形式,我们可以推测它可能是某种特定领域的术语,或者是某个方言中的词汇。由于缺乏具体的信息和广泛的认知,我们将从假设的角度对其进行分析。
假设“浮音”是指某种声音现象,它可能指的是声音的浮动或不稳定,即声音在发音过程中出现波动或变化。
由于“浮音”不是一个标准汉语词汇,其词源和演变难以考证。如果它是某个特定领域的术语,那么它的来源可能与该领域的专业知识有关。
如果“浮音”是某个方言中的词汇,它可能反映了该方言区特有的语音特点和文化背景。
由于“浮音”不是一个常见词汇,个人应用的例子较少。如果我在某个特定的音乐作品中听到了类似浮音的效果,我可能会用这个词来描述它。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夜幕低垂,星光闪烁,耳边传来一阵浮音,如同远古的呼唤,穿越时空的界限。”
由于“浮音”不是一个标准汉语词汇,它在其他语言或文化中的对应词汇难以确定。
通过对“浮音”这个假设词汇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即使是一个不常见的词汇,也可以通过假设和推测来探索其在不同语境中的可能含义和用法。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对词汇的深入理解和灵活运用是非常重要的。
1.
【浮】
(形声。从水,孚(fú)声。本义:漂流,漂浮)。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浮,氾也。 、 《诗·小雅·菁菁者莪》-载沉载浮。 、 《广雅》-浮,漂也。浮游也。 、 《论语·公冶长》-乘桴浮于海。 、 《书·禹贡》-浮于济漯。 、 《楚辞·哀郢》-过夏首而西浮兮。 、 《文选·桦·海赋》-浮天无岸。 、 宋·范仲淹《岳阳楼记》-皓月千里,浮光跃金。 、 《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交语速装束,络绎如浮云。
2.
【音】
(指事。从言含一。甲骨文“言、音”互用,金文、小篆在“言中加一横,表示所发之音。本义:声音)。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音,声也。生于心,有节于外。谓之音。 、 《白虎通·礼乐》-八音。一说笙、祝、鼓、箫、琴、埙、钟、磬也。 、 《礼记·乐记》-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声成文,谓之音。 、 《左传·昭公二十一年》-夫音,乐之舆也。 、 《庄子》-鸡狗之音相闻。 、 宋·苏轼《石钟山记》-北音清越。 、 清·姚鼐《登泰山记》-鸟兽音迹。
【组词】
音颡、 音强、 音制、 音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