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2:08:4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2:08:45
“扫地俱尽”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把地上的灰尘都扫得干干净净,比喻彻底清除或消灭某事物,不留任何痕迹。
“扫地俱尽”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明确,源自**古代的清洁行为,后来被引申为比喻用法,形容彻底清除或消灭。在古代文献中,如《左传》等,已有类似的表达。
在**文化中,清洁不仅是一种物理行为,也象征着精神上的净化和更新。因此,“扫地俱尽”在文化上常与彻底的改变和革新联系在一起。
这个成语给人以彻底、干净、利落的印象,常带有一种积极向上的情感反应,如对变革的期待和对旧事物的决绝。
在个人生活中,我曾在一次搬家中使用这个成语来形容彻底清理旧家的行为,感觉非常贴切。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春风拂面,旧梦扫地俱尽,新芽破土,希望重燃。”
想象一个清洁工人在清晨的阳光下,认真地扫地,灰尘被风吹散,这个场景可以很好地体现“扫地俱尽”的视觉联想。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sweep away”或“wipe out”,虽然意思相近,但文化内涵和使用语境可能有所不同。
“扫地俱尽”这个成语在汉语中是一个非常有力的表达,它不仅描述了物理上的清洁,更象征着精神上的更新和变革。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正确使用这个成语可以增强语言的表达力和深度。
圣人遗训,~,制礼作乐,今也其时。
1. 【扫】
2.
【地】
(形声。从土,也声。本义:大地)。
同本义,与“天”相对。
【引证】
《春秋·元命苞》-立字士力于一者为地。 、 《尔雅·释地》-土乙力为地。 、 《管子·形势解》-地生养万物。
【组词】
落地;天地;地角、 地宫、 地府、 地脉、 地遁
3.
【俱】
(形声。从人,具声。本义:走在一起,在一起)。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俱,皆也。 、 《战国策·齐策》。注:“偕也。”-而仪与之俱。 、 《庄子·天运》-道可载而与之俱也。 、 《史记·魏公子列传》-臣客屠者朱亥可与俱。 、 《汉书·李广苏建传》-百余人俱。 、 、 《世说新语·自新》-处与之俱。 、 清·袁枚《黄生借书说》-使与书俱。
4.
【尽】
(尽原为“盡”的俗字;今为“盡”的简化字。会意。甲骨文字形表示手持刷子洗刷器皿。盛东西的器皿只有空了才能洗刷。本义:器物中空)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盡,器中空也。
【组词】
尽觞、 尽光
竭;完;没有了。
【引证】
《广韵》-尽,竭也,终也。 、 《小尔雅》-尽,止也。 、 《墨子经》-尽莫不然也。 、 《礼记·哀公问》。疏:“谓竭尽。”-固民自尽。 、 《孟子》-尽信书。 、 《礼记·曲礼》-虚坐尽后,食坐尽前。 、 《孟子》-尽信书。 、 《礼记·曲礼》-虚坐尽后,食坐尽前。 、 《墨子·公输》-攻械尽。 、 《墨子·七患》-民力尽于无用。 、 《荀子·哀公》-马力尽矣。 、 晋·陶渊明《桃花源记》-林尽水源。 、 唐·王维《观猎》诗-雪尽马蹄轻。 、 唐·柳宗元《捕蛇者说》-以尽吾齿。 、 唐·柳宗元《柳河东集·三戒》-尽其肉。 、 《资治通鉴》-烧尽北船。 、 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必尽吾力。 、 《聊斋志异·狼三则》-担中肉尽,止有剩骨。
【组词】
尽言、 尽志、 尽哀、 尽盘将军、 尽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