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2:49:1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2:49:17
词汇“偃腹”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是一个较为古雅的词汇,源自古代汉语。下面我将从各个方面对这个词汇进行分析:
“偃腹”字面意思是指腹部平坦或凹陷,通常用来形容人因饥饿、疾病或疲劳而导致腹部凹陷的状态。在古代文献中,这个词汇有时也用来形容动物的腹部状态。
“偃”字在古代汉语中有平躺、倒下的意思,“腹”即腹部。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汇的使用频率逐渐降低,现代汉语中更倾向于使用更通俗易懂的表达。
在古代社会,由于生活条件艰苦,人们常常面临饥饿,因此“偃腹”这样的词汇在文学作品中较为常见,用以反映社会的贫困和人民的苦难。
这个词汇给人一种悲凉、贫困的感觉,让人联想到饥饿和困苦的生活状态。
在现代生活中,这个词汇几乎不再使用,因此很难有直接的个人应用经历。
在创作中,可以将“偃腹”用于描绘一个历史场景,如饥荒时期的描写,以增加作品的历史感和情感深度。
在其他语言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的词汇,但可以用类似的表达来描述相同的状态。
“偃腹”作为一个古雅的词汇,虽然在现代汉语中不常用,但它反映了汉语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底蕴。了解这样的词汇有助于更深入地理解汉语的演变和文化背景。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虽然不必频繁使用这样的词汇,但了解其含义和用法可以增加语言的深度和广度。
1.
【偃】
(形声。从人,匽(yàn)声。本义:仰卧;仰)。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伏而覆曰仆,仰而倒曰偃。-偃,僵也。 、 《广雅》-偃,仰也。 、 《左传·定公八年》-与一人俱毙,偃,且射子鉏。 、 《吴越春秋》-迎风则偃,背风则仆。 、 、 《诗·小雅·北山》-或息偃在床。
【组词】
偃腹、 偃寝、 偃斧
2.
【腹】
(形声。从肉,复声。此为后起形声字,初文应即“畐”(fú)字,象人腹部之形。本义:肚子)。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脐上下两旁也。-腹,厚也。 、 《易·说卦传》-坤为腹。 、 《易·明夷》-入于左腹。 、 《素问·评热病论》-腹者至阴之所居。 、 《释名》-自脐以下曰水腹。 、 晁错《论贵粟疏》-腹饥不得食。
【组词】
腹痛、 腹肠、 腹围、 腹如垂瓠、 腹便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