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04:12:5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04:12:56
木珊瑚 是一个复合词汇,由“木”和“珊瑚”两个词组成。字面意思是指形状或质地类似珊瑚的木质物品。在自然界中,木珊瑚可能指的是某些树木或植物的根部或枝干,它们经过长时间的自然风化,形成了类似珊瑚的外观和结构。
木珊瑚 这个词可能是由人们对自然界中某些木质物品的观察和描述演变而来。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可能被用来描述更多具有类似特征的自然或人工制品。
在某些文化中,木珊瑚可能被视为吉祥物或护身符,象征着长寿和坚韧。在一些传统手工艺中,木珊瑚的形状和纹理被用来制作装饰品或工艺品。
木珊瑚可能让人联想到自然之美、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坚韧。它可能唤起人们对自然界的敬畏和对古老事物的尊重。
在我的旅行中,我曾在一家手工艺品店看到一件用木珊瑚制成的装饰品,它的独特纹理和形状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木珊瑚:
在时间的河流中, 木珊瑚静静躺卧, 岁月的痕迹, 刻画出自然的诗篇。
木珊瑚可能让人联想到宁静的森林、古老的树木和自然的声音,如鸟鸣和风声。
在不同文化中,木珊瑚可能有不同的象征意义。在一些文化中,它可能被视为吉祥物,而在其他文化中,它可能只是自然景观的一部分。
木珊瑚这个词虽然不常见,但它丰富了我们对自然界的理解和表达。它提醒我们珍惜自然之美,并尊重时间的痕迹。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入地理解文化和自然。
1.
【木】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树木形。上为枝叶,下为树根。“木”是汉字的一个部首。从“木”的字表示树木或木器的名称。本义:树木)。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木,冒也。冒地而生。东方之行,从草,下象其根。 、 《白虎通》-五行,木之为言触也。阳气动跃,触地而出也。 、 《春秋繁露》-木者,春生之性。农之本也。 、 《管子·权修》-一树十获者木也。 、 《庄子·山木》-庄子行于山中,见大木,枝叶盛茂。 、 《孟子·尽心上》-舜之居深山之中,与木石居,与鹿豕游。 、 宋·周敦颐《爱莲说》-草木之花。 、 明·魏学洢《核舟记》-鸟兽木石。 、 《墨子·公输》-宋无长木。 、 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或在木杪。
【组词】
花木、 木石、 木化石、 木芽、 木表、 木披、 木斧
2.
【珊】
由一种叫珊瑚虫的腔肠动物的外骨骼聚集而成。
【引证】
珊瑚在网比喻有才学的人都被收罗来了。
3.
【瑚】
(形声。从玉,胡声。从玉,表示质美似玉。本义:珊瑚)。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瑚,珊瑚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