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23:55:4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23:55:47
词汇“[堞垒]”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是一个较为古雅的词汇,主要出现在文学作品或历史文献中。下面我将从各个方面对“堞垒”进行深入分析:
“堞垒”一词由两个字组成:“堞”和“垒”。
结合起来,“堞垒”指的是古代城墙上的防御设施,包括堞墙和相关的防御工事。
1.
【堞】
(形声。从土。葉(yè)声。本义:城墙上如齿状的矮墙)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古城用土,加以砖墙,为之射墙也,亦谓之陴,或谓之陴倪。-堞,城上女垣也。 、 《左传·襄公六年》-傅于堞。
【组词】
雉堞;城堞
2.
【垒】
(形声。从土,畾(雷)声。本义:军壁,防护军营的墙壁或建筑物)。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垒,军壁也。 、 《礼记·曲礼上》-四郊多垒。 、 《周礼·夏官·量人》-营军之垒舍。 、 《左传·僖公十九年》-因垒而降。 、 《左传·宣公十二年》-摩垒而还。 、 清·邵长蘅《青门剩稿》-于城内更筑坚垒。 、 宋·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故垒西边。
【组词】
垒培、 垒尉、 垒和、 垒口、 垒舍、 深沟高垒;两军对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