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0:16:2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0:16:25
词汇“怡堂燕雀”是一个汉语成语,由四个字组成,分别是“怡”、“堂”、“燕”和“雀”。下面我将从各个方面对这个词汇进行深入学*和分析。
“怡堂燕雀”字面意思是指在愉快的厅堂中飞翔的燕子和麻雀。这个成语比喻生活在安乐舒适的环境中,无忧无虑。
“怡堂燕雀”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模糊,但它反映了**传统文化中对和谐安宁生活的向往。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的使用逐渐固定,成为描述舒适生活状态的常用语。
在**文化中,燕子和麻雀常常被视为吉祥的象征,因为它们代表着家庭的和谐与幸福。因此,“怡堂燕雀”这个成语也承载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这个成语给人带来的是一种温馨和安逸的情感反应。它让人联想到一个和谐的家庭环境,无忧无虑的生活状态,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用这个成语来形容我的童年,那是一个无忧无虑,充满欢笑的时期。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怡堂燕雀舞春风,笑语盈盈满庭中。”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个充满阳光的厅堂,燕子和麻雀在空中自由飞翔,营造出一种宁静和谐的氛围。听觉上,可以联想到燕子的呢喃和麻雀的欢快叫声。
在西方文化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living in clover”,意指过着舒适无忧的生活。
“怡堂燕雀”这个成语不仅描述了一种生活状态,也反映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语言学*和表达中,它是一个富有情感色彩和文化内涵的词汇,能够丰富我们的表达方式。
1.
【怡】
(形声。从心,台(yí)声。本义:和悦的样子)。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怡,和也。 、 《书·金传》。郑注:“悦也。”-公乃为诗以怡王。 、 《礼记·内则》。注:“悦也。”-下气怡色。 、 《国语·周语》-有庆未尝不怡。 、 《国语》-[亲稚]狗之事大矣,而主之色不怡,何也? 、 晋·陶渊明《桃花源记》-怡然自乐。 、 宋·范仲淹《岳阳楼记》-心旷神怡。
【组词】
怡心、 怡目、 怡怡、 怡情、 怡魂、 怡养、 怡声、 怡颜、 怡宁
2.
【堂】
(形声。从土,尚声。“尚”有“高”义。本义:殿堂。高于一般房屋,用于祭献神灵、祈求丰年)。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段注:“古曰堂,汉以后曰殿。古上下皆称堂,汉上下皆称殿。至唐以后,人臣无有称殿者矣。”-堂,殿也。 、 《说文古本考》-殿,堂之高大者也。 、 《书·顾命》-立于西堂。 、 礼记·檀弓》。注:“堂形四方而高。”-吾见封之若堂者矣。 、 《孟子·梁惠王上》-王坐于堂上。 、 明·刘基《诚意伯刘文成公文集》-燕坐于华堂之上。 、 明·刘基《卖柑者言》-观其坐高堂。 、 清·黄宗羲《柳敬亭传》-华堂旅会。
【组词】
堂上、 堂下、 堂宇、 堂事、 堂阶、 堂阁、 堂廉
3.
【燕】
(象形。甲骨文字形,像燕子形。小篆字形。上像头、嘴,“口”像身体,“北”像两翅,“火”像尾巴。本义:燕子)。
同本义。
【引证】
《诗·邶风·燕燕》-燕燕于飞。 、 《夏小正》-来降燕乃睇。 、 《淮南子·地形》-燕雁代飞。 、 南朝梁·丘迟《与陈伯之书》-燕巢于飞。 、 唐·白居易《钱塘湖春行》-谁家新燕啄春泥。 、 宋·洪迈《容斋续笔》-归燕略无三月事。
【组词】
燕侣莺俦、 燕贺、 燕子、 燕户、 燕儿、 燕尾、 燕雨、 燕泥、 燕室、 燕处焚巢
4.
【雀】
[方言]用于“家雀儿”(jiāqiǎor)、“雀盲眼”(qiǎomángyǎn)。
【组词】
雀盲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