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7:38:0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7:38:02
怡怿(yí yì)是一个汉语词汇,由两个字组成:“怡”和“怿”。其中,“怡”字的基本含义是愉快、愉悦,常用来形容心情舒畅、和悦;“怿”字的意思是喜悦、高兴,与“怡”字在意义上相近。因此,“怡怿”整体上指的是心情愉悦、高兴的状态。
在文学作品中,“怡怿”常用来形容人物的内心感受,如诗句“心怡怿而忘返”(心情愉悦到忘记返回)。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不太常用,但在正式或文学性的表达中,它可以传达一种深层的愉悦感。在专业领域,如心理学或文学研究中,“怡怿”可能被用来描述人的情绪状态。
“怡”字最早见于《说文解字》,原意为和悦、愉快。“怿”字同样在《说文解字》中有记载,意为喜悦。这两个字在古代文献中常并列使用,形成“怡怿”这一复合词,用以强调心情的愉悦和高兴。
在**传统文化中,追求内心的平和与愉悦是一种美德。因此,“怡怿”这一词汇体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怡怿”这个词给我带来一种温暖和舒适的感觉,它让我联想到阳光明媚的日子、和谐的人际关系以及内心的平静与满足。
在我的生活中,每当我完成一项艰巨的任务或与朋友共度美好时光时,我常常会感到怡怿。这种感觉让我更加珍惜生活中的每一个美好瞬间。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怡怿”:
春风拂面,心怡怿而忘忧,
花开花落,岁月静好,共赏人间。
视觉上,“怡怿”让我想到温暖的阳光、绿意盎然的田野和欢笑的人群。听觉上,它可能与轻快的音乐、欢快的鸟鸣和人们的笑声相联系。
在英语中,与“怡怿”相对应的词汇可能是“joyful”或“delighted”,它们都传达了一种愉悦和高兴的情绪。
通过对“怡怿”这一词汇的深入学,我更加理解了它在表达愉悦和高兴情绪方面的作用。这个词汇不仅丰富了我的语言表达,也让我在情感上更加细腻和丰富。在未来的语言学和表达中,我将更加注重词汇的情感色彩和细微差别,以更准确地传达我的思想和感受。
1.
【怡】
(形声。从心,台(yí)声。本义:和悦的样子)。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怡,和也。 、 《书·金传》。郑注:“悦也。”-公乃为诗以怡王。 、 《礼记·内则》。注:“悦也。”-下气怡色。 、 《国语·周语》-有庆未尝不怡。 、 《国语》-[亲稚]狗之事大矣,而主之色不怡,何也? 、 晋·陶渊明《桃花源记》-怡然自乐。 、 宋·范仲淹《岳阳楼记》-心旷神怡。
【组词】
怡心、 怡目、 怡怡、 怡情、 怡魂、 怡养、 怡声、 怡颜、 怡宁
2.
【怿】
(形声。从心,睪(yì)声。本义:喜悦)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新附》-怿,悦也。 、 《广韵》-怿,悦也,乐也。 、 《诗·邶风·静女》-说怿女美。 、 《诗·大雅·板》。传:“怿,悦也。”-辞之怿矣。 、 《礼记·文王世子》。注:“怿,悦怿。”-是故其成也怿。 、 《汉书·萧何传》。师古曰:“怿,悦也。”-上不怿。 、 《史记》-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缶。
【组词】
怿怿
悦服。
【引证】
《尔雅》。郭璞注:皆谓喜而服从-怿,服也。
【组词】
怿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