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1:32:3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1:32:32
词汇“[厩驺]”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是一个较为古雅的词汇,主要出现在古代文献中。下面我将从几个方面对这个词汇进行分析:
“厩驺”(jiù zōu)由两个字组成:
在古代文学作品中,“厩驺”可能出现在描述贵族或官员出行、马匹管理等场景中。在口语或现代专业领域中,这个词汇几乎不再使用,取而代之的是更通俗的表达,如“马夫”、“马车夫”等。
“厩”和“驺”都是古代汉语词汇,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两个词汇的使用频率逐渐降低,现代汉语中更多使用“马棚”、“马夫”等词汇。
在古代社会,马匹是重要的交通工具和战争工具,因此“厩驺”这一职业在社会中占有一定的地位。随着交通工具的现代化,这一职业逐渐消失。
对于现代人来说,“厩驺”可能带有一种古朴、典雅的情感联想,让人想起古代的贵族生活和马匹文化。
由于这个词汇在现代生活中不常用,个人应用的机会较少。但在学习古代汉语或研究古代文化时,可能会遇到这个词汇。
在创作古代背景的小说或诗歌时,可以使用“厩驺”来增添历史氛围,例如:“晨曦中,厩驺轻声呼唤,马蹄声渐起。”
想象一个古代的马棚,马夫在清晨的阳光中忙碌,马匹的嘶鸣声和蹄声交织,这样的场景可以带来一种宁静而古朴的视觉和听觉体验。
在其他语言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厩驺”的词汇,但类似的职业角色在不同文化中都有存在,如英文中的“stable hand”或“groom”。
“厩驺”是一个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词汇,虽然在现代汉语中不常用,但它反映了古代社会的一部分生活和文化。在学习古代汉语和历史文化时,了解这样的词汇有助于更深入地理解古代社会的生活状态和文化背景。
1.
【厩】
(形声。古文字中,“厂”(hǎn)与“广”常常通用,都表示与房舍、居住有关。本义:马圈,马棚)。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厩,马舍也。 、 《周礼·校人》-六系为厩,厩一仆夫,计马二百十六匹也。 、 《左传·庄公二十九年》-新延厩。 、 《论语》-厩焚。 、 《战国策·齐策四》-狗马实外厩。 、 明·宗臣《报刘一丈书》-厩中仆马。 、
【组词】
厩长、 厩苑、 厩率、 厩副、 厩圉、 厩闲
2.
【驺】
(形声。从马,刍(chú)声。本义:主驾车马的小吏)。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驺,厩御也。 、 《礼记·月令》-命仆及七驺咸驾。 、 《诗·召南·驺虞》-于嗟乎驺虞。 、 《左传·襄公二十三年》。疏:“掌马之官,兼掌御事,谓之御驺。”-孟氏之御驺。 、 《汉书·惠帝纪》-武士驺比外郎。 、 《左传》-使训群驺知礼。
【组词】
驺卒、 驺御、 驺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