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7:05:5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7:05:56
“叨在知己”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在知己之间互相倾诉”。这个成语强调的是在亲密的朋友或知己之间,可以毫无保留地分享心事和感受,彼此之间有着深厚的信任和理解。
“叨在知己”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模糊,但它体现了汉语中对于深厚友情的重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的使用频率可能有所变化,但它所表达的情感和意义仍然被广泛认可。
在传统文化中,强调人际关系中的忠诚和信任。因此,“叨在知己”这个成语在社会中具有重要的文化意义,它反映了人们对于真挚友情的追求和珍视。
这个成语给我带来的情感反应是温暖和安心。它让我联想到那些可以无条件支持我、理解我的人,这种关系是人生中宝贵的财富。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经有过几位叨在知己的朋友,我们之间的交流总是坦诚而深入,无论遇到什么困难,我们都会互相支持。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月下独酌,忆叨在知己,笑谈风生,共醉今宵。”
视觉上,我联想到两个老朋友坐在月光下,一边品茶一边谈心。听觉上,我可能会联想到轻柔的背景音乐,伴随着他们轻声细语的交谈声。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bosom friends”或“confidants”,它们也强调了亲密和信任的关系。
“叨在知己”这个成语在我对汉语的理解和表达中占有重要位置。它不仅丰富了我的词汇量,也让我更加珍视人际关系中的真诚和信任。通过学*和使用这个成语,我能够更好地表达我对友情的看法和感受。
谓叨在知己,亟当如命。
1.
【叨】
[方言]∶临死前气息急促的样子
【引证】
杨朔《春子姑娘》 -等他爬起来一看呀,小兔子正在叨气儿呢,胸脯里的心跳得一撞一撞的。
贪婪。饕的俗字。
【引证】
《后汉书·卢植传》-岂横叨天功以为己力乎?
【组词】
叨食、 叨冒、 叨懫、 叨秽、 叨沓、 叨昧、 叨富贵
2.
【在】
(形声。小篆字形。从土,才声。表示草木初生在土上。本义:存活着,生存,存在)。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字从土,与坐同意。-在,存也。 、 《易·乾》-见龙在田。 、 《论语·里仁》-父母在,不远游。 、 《韩非子·喻老》-疾在腠理。 、 、 《淮南子·原道》-则无所不在。 、 《大戴礼·曾子立事》-在往者,在来者。
【组词】
在生日、 祖父已经不在了;在日、 在堂、 父母健在
3.
【知】
(会意。小篆字形,从口矢。段玉裁:“识敏,故出于口者疾如矢也。”意思是:认识、知道的事物,可以脱口而出。本义:知道)。
同本义。
【引证】
《玉篇》-知,识也。 、 唐·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知汝远来应有意。 、 《庄子·外物》-心徹为知。 、 《史记·留侯世家》-留侯曰:“陛下不知乎?此谋反耳。 、 《后汉书·列女传》-不知何氏女。
4.
【己】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绳曲之形。“己”是古“纪”字,假借作“自己”用。①本义:丝的头绪,用以缠束丝。②自己) 自己,本人。
【引证】
《孙子兵法》-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 《吕氏春秋·察今》-而己亦人也。 、 晋·干宝《搜神记》-自拟己头。 、 唐·柳宗元《三戒》-且噬己也。 、 宋·范仲淹《岳阳楼记》-不以己悲。 、 宋·王安石《游褒禅山记》-在己为有悔。
【组词】
舍己为公、 异己、 克己、 知己、 己身、 己私、 己里钱
天干的第六位。
【引证】
《吕氏春秋·慎行论》-己与三相近。
【组词】
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