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3:58:1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3:58:16
折磨 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是通过持续的痛苦或苦难来迫害或困扰某人或某物。它通常指的是一种故意施加的痛苦,可能来自身体或心理上的压力。
“折磨”一词源自古代汉语,其字形和发音在历史长河中有所变化,但其基本含义保持不变。在古代文献中,如《左传》等,已有使用“折磨”来描述痛苦和苦难的例子。
在**文化中,“折磨”常常与忍耐和坚韧的精神联系在一起,如“忍辱负重”等成语体现了在苦难中坚持的美德。
“折磨”这个词通常带有一种负面情感,让人联想到痛苦和不快。它可能引发对受苦者的同情,或是对施虐者的愤怒。
个人经历中,可能会有因疾病、压力或人际关系问题而感到折磨的时刻。分享这些经历可以帮助他人理解这个词的实际应用。
在诗歌中,“折磨”可以用来增强表达的情感深度,例如:
心灵的折磨,如夜的幽灵, 在寂静中低语,无尽的哀鸣。
结合视觉艺术,如描绘痛苦表情的画作,或是听觉艺术,如悲伤的音乐,可以增强“折磨”这个词的感官体验。
在英语中,“torture”是“折磨”的对应词,它在西方文化中同样指代身体或心理上的痛苦,但其使用语境和情感色彩可能有所不同。
通过对“折磨”这个词的深入学,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其在不同语境中的应用,以及它如何在文化和个人经历中扮演角色。这个词在语言学和表达中具有重要性,因为它帮助我们准确地传达痛苦和不快的情感。
1.
【折】
(会意。甲骨文字形,右边是斧子(斤),左边是断开的“木”,意即斤砍断木。后来断木演变为“手”,意为用手拿斧弄断东西。本义:折断)。
同本义。
【引证】
《易·丰》-折其右肱。 、 《易·说卦》-兑为毁折。 、 《诗·郑风·将仲子》-无折我树杞。 、 《周礼·疡医》-折疡之祝药。 、 《仪礼·特牲礼》-设折俎。 、 《左传·哀公元年》-无折骨。 、 《韩非子·五蠹》-兔走触株,折领而死。 、 《淮南子·人间训》-堕而折期髀。 、 唐·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白草折。 、 《汉书·李广苏建传》-触柱折辕。 、 清·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折臂断足。
【组词】
骨折;兰摧玉折;折针儿、 折伐、 折首、 折脚铛、 折齿
2.
【磨】
磨子。
【引证】
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以磨碎物亦曰磨。 、 王安石《拟寒山拾得》-作牛便推磨。
【组词】
磨石、 磨心、 磨牛、 磨室、 电磨;水磨
碾轧土地。
【引证】
陈残云《香飘四季》-我们耕田磨地的女子,对个皮鞋托托响、油头油脸的香港人全不合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