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2:55:2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2:55:22
词汇“折气”在中文中并不常见,经过查询,它可能是一个方言词汇或者是某个特定领域的术语。由于缺乏广泛的使用和明确的定义,我将基于可能的含义进行分析。
“折气”可能指的是消耗或减少气力、精力,或者是在某种程度上受到挫折、失去斗志。这个词汇的字面意思可以理解为“折损气力”或“气馁”。
由于“折气”不是一个标准汉语词汇,它的使用可能局限于特定的地区或社群。在文学作品中,如果出现这个词,可能是为了表现人物的疲惫或挫败感。在口语中,可能是某个地区的俚语,用来形容某人因为困难或挫折而失去动力。
由于“折气”不是一个标准词汇,其词源和演变难以考证。可能是某个地区方言词汇的演变,或者是某个行业术语的缩略。
如果“折气”是某个地区的方言,它可能反映了该地区人民的生活状态和心理特征。在社会背景中,这个词可能与劳动人民的辛勤工作和面对困难时的态度有关。
“折气”这个词可能让人联想到疲惫、挫折和无力感。它可能唤起人们对生活中困难时刻的回忆,以及面对挑战时的情感反应。
由于“折气”不是一个常用词汇,个人可能很少有机会在日常生活中使用它。如果遇到,可能是在与来自特定地区的人交流时。
在创作中,可以将“折气”用于描述一个角色在经历了一系列挫折后的心理状态,例如在小说中描述主角在连续失败后的心情。
视觉上,“折气”可能让人联想到疲惫的身体、低垂的肩膀和无神的眼神。听觉上,可能是沉重的呼吸声或无力的叹息。
由于“折气”不是一个广泛使用的词汇,它在其他语言或文化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的词汇。
“折气”这个词虽然不常见,但它提供了一个了解特定地区或社群语言习惯的窗口。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不同文化和语言的多样性。
1.
【折】
(会意。甲骨文字形,右边是斧子(斤),左边是断开的“木”,意即斤砍断木。后来断木演变为“手”,意为用手拿斧弄断东西。本义:折断)。
同本义。
【引证】
《易·丰》-折其右肱。 、 《易·说卦》-兑为毁折。 、 《诗·郑风·将仲子》-无折我树杞。 、 《周礼·疡医》-折疡之祝药。 、 《仪礼·特牲礼》-设折俎。 、 《左传·哀公元年》-无折骨。 、 《韩非子·五蠹》-兔走触株,折领而死。 、 《淮南子·人间训》-堕而折期髀。 、 唐·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白草折。 、 《汉书·李广苏建传》-触柱折辕。 、 清·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折臂断足。
【组词】
骨折;兰摧玉折;折针儿、 折伐、 折首、 折脚铛、 折齿
2.
【气】
(象形。甲骨文、小篆字形。象云气蒸腾上升的样子。“气”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云气)。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云者,地面之气,湿热之气升而为雨,其色白,干热之气,散而为风,其色黑。”-气,云气也。 、 《礼记·月令》-天气下降,地气上腾。 、 《考工记·总目》-地有气。 、 《史记·项羽本纪》-望其气。 、 、 清·方苞《狱中杂记》-窗以达气。
【组词】
气朔、 气祲、 气纬、 气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