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3:33:4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3:33:45
词汇“梗棘”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可能是一个较为生僻或古旧的词汇。根据字面意思,“梗”通常指植物的茎,而“棘”则指刺或棘刺。结合起来,“梗棘”可能指的是带有刺的茎,或者比喻事情的难办、棘手。
通过深入学习和分析,“梗棘”这个词汇展现了其在语言中的独特性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1.
【梗】
(形声。从木,更声。本义:一种树)。
刺榆(Hemiptelea davidii)的古名。
【引证】
《说文》。按,叶小于常榆,刺如柘刺,其木坚韧,中犊车材,即诗之山有枢。-梗,山枌榆。荚可为芜荑也。
2.
【棘】
(会意。从二-朿(cì)。“朿”是“刺”的本字。两个“朿”字并排立着,表示棘树多刺,是矮小而成丛莽的灌木。本义:丛生的小枣树)。
酸枣树。一种落叶乔木,有刺。果实较枣小,味酸,种子、果皮、根可入药。
【引证】
《说文》-棘,小枣丛生者。 、 《易·坎》-實于丛棘。 、 《诗·魏风·园有桃》-园有棘。 、 《淮南子·兵略》-伐棘枣以为矜。 、 陆龟蒙《吴宫怀古》-香径长洲尽棘丛,奢云艳雨只悲风。
【组词】
棘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