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3:26:5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3:26:54
词汇“戏谑”是一个汉语词汇,下面我将从不同角度对其进行深入学*和分析。
“戏谑”字面意思是通过言语或行为来开玩笑,带有一定的嘲弄或不严肃的意味。它通常指的是一种轻松的、不带恶意的玩笑或调侃。
“戏谑”一词源于古代汉语,其字形和意义在历史长河中相对稳定。在古代文献中,如《诗经》等,已有使用“戏”和“谑”的记录,后来逐渐合并为“戏谑”。
在文化中,“戏谑”是一种常见的社交方式,尤其是在朋友之间。它体现了人注重和谐与幽默感的社交文化。
“戏谑”通常带有一种轻松愉快的情感,能够让人感到放松和愉悦。它也可能引发一些联想,如朋友间的亲密无间、轻松的聚会氛围等。
在日常生活中,我常常使用“戏谑”来与朋友互动,尤其是在聚会或闲聊时,适当的戏谑可以增进彼此的感情。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春风拂面笑颜开,戏谑声中情谊深。”
“戏谑”可能让人联想到一群朋友围坐在一起,笑声不断,气氛轻松愉快的场景。
在英语中,“tease”或“banter”与“戏谑”有相似的含义,但“banter”更偏向于友好的、互惠的玩笑。
“戏谑”是一个富有表现力的词汇,它不仅丰富了语言的表达方式,也反映了人们社交互动中的轻松与幽默。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掌握和运用“戏谑”能够增强沟通的趣味性和有效性。
1. 【戏】 (形声。从戈。虚(xī)声。本义:一种兵器)。 同本义。
2.
【亵】
(形声。从衣,执声。本义:贴身的内衣) 同本义 。也指家居所穿的便服。
【引证】
《说文》-亵,私服也。 、 班固《汉书》-思有短褐之亵。 、 《礼记·檀弓下》-季康子之母死,陈亵衣。
【组词】
亵衣、 亵绊、 亵服、 亵裘
轻慢,轻佻地亲近。
【引证】
《广雅》-亵,狎也。 、 《礼记·曲礼上》。注:“不欲人亵之。”-祭服敝则焚之。 、 宋·周敦颐《周元公集·爱莲说》-亵玩焉。(玩弄。亵:亲近而不庄重。焉:这里相当于现代语的“啊”、“呀”)。 、 《封神演义》-有亵众圣,甚非尊贤之理。
【组词】
亵体、 亵尊、 猥亵、 亵狎、 亵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