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8:00:5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8:00:51
词汇“燥莽”在中文里并不是一个常见的词汇,经过查询,它似乎不是一个标准的汉语词汇,也没有明确的基本定义。因此,我将尝试从最契合的角度进行分析。
由于“燥莽”不是一个标准词汇,我们无法给出确切的字面意思和基本含义。它可能是某个方言词汇或者是某个特定社群中的俚语。
由于缺乏标准定义,我们无法讨论其在不同语境下的使用。
由于缺乏定义,我们无法提供例句。
由于缺乏定义,我们无法列出同义词和反义词。
由于缺乏定义,我们无法探讨其词源和历史演变。
由于缺乏定义,我们无法分析其在特定文化或社会背景中的意义和影响。
由于缺乏定义,我们无法讨论其带来的情感反应或联想。
由于缺乏定义,我们无法分享相关的经历或故事。
由于缺乏定义,我们无法将其融入到诗歌、故事或其他创作中。
由于缺乏定义,我们无法结合图片、音乐或视频探讨其带来的视觉和听觉联想。
由于缺乏定义,我们无法比较其在不同语言或文化中的对应词汇及其使用情况。
由于“燥莽”不是一个标准词汇,我们无法对其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理解。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了解和使用标准词汇是非常重要的,这有助于清晰和准确地沟通。对于不常见的词汇,我们应该谨慎使用,并在必要时寻求明确的定义和语境。
1.
【燥】
(形声)。
同本义(没有水分或水分很少)。
【引证】
《说文》-燥,干也。 、 《易·文言传》-火就燥。 、 《释名》-燥,焦也。 、 唐·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唇焦口燥呼不得。 、 《资治通鉴》-燥荻枯柴。
【组词】
燥吻、 燥坼、 燥劲、 燥刚、 燥气、 燥急、 燥渴
2.
【莽】
(会意。从犬,从茻。原意是犬跑到草丛中逐兔,假借为茻,草丛)。
草丛。
【引证】
《小尔雅》-莽,草也。 、 《左传·哀公元年》-暴骨如莽。 、 《孟子》-在野曰草芒之臣。 、 《汉书·扬雄传》-罗千乘于林莽。 、 《汉书·景帝纪》。注:“草稠曰荐,深曰莽。”-地饶广荐草莽水泉。 、 《易·同人》-伏戎于莽。
【组词】
莽林、 莽渺、 莽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