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2:31:3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2:31:36
“容当后议”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暂时搁置,留待以后再讨论”。它表达了一种对当前问题或议题的暂时搁置,不急于做出决定或给出答复的态度。
在文学作品中,这个成语常用于描述人物在面对复杂或棘手问题时的犹豫或拖延态度。在口语中,它可以用来表示对某事的暂时回避,或者在专业领域中,如法律或商业谈判中,表示需要更多时间来考虑或准备。
同义词之间的细微差别在于语气和语境的不同,例如“暂缓”可能更侧重于时间上的推迟,而“搁置”则可能更侧重于问题的暂时不处理。
“容当后议”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明确,由“容”(允许)、“当”(应当)、“后”(以后)、“议”(讨论)四个字组成。在古代文献中已有使用,如《左传》等历史文献中可以看到类似的表达方式。
在**传统文化中,强调“三思而后行”,这个成语体现了这种谨慎和深思熟虑的态度。在现代社会,尤其是在决策和谈判中,这个成语仍然被广泛使用,体现了对问题的慎重处理。
这个成语给人的情感反应通常是谨慎和保守的。它可能让人联想到需要更多时间来思考或准备的情况,有时也可能暗示当前条件或信息不足。
在日常生活中,我曾在工作中遇到需要对某个项目进行决策时,由于数据不全,我们决定“容当后议”,以便有更多时间收集信息和分析。
在诗歌中,可以将“容当后议”融入到描述犹豫不决的情感中:
春风拂面,柳絮飘摇,
心中事,容当后议,
月下独酌,思绪万千,
明日再论,今宵且安。
视觉上,这个成语可能让人联想到一个安静的图书馆,人们在其中沉思和研究。听觉上,可能是轻柔的背景音乐,伴随着翻书的声音,营造出一种沉思的氛围。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table the discussion for now”或“postpone the decision”,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传达的意思相似,即暂时不处理某个议题。
“容当后议”这个成语在汉语中是一个非常有用的表达方式,它不仅体现了对问题的慎重态度,也提供了在复杂情况下的一种应对策略。在学*语言和表达中,理解和正确使用这样的成语对于提升语言的丰富性和表达的准确性都是非常重要的。
1.
【容】
(会意兼形声。小徐本“从宀,谷(gǔ)。”大徐本看作会意。“宀”是房屋,“谷”是空虚的山洼,都有盛受的意思。本义:容纳)。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容,盛也。 、 《易·师》-君子以容民畜众。 、 《汉书·五行志》-言宽大包容。 、 《荀子·解蔽》-故曰心容。 、 《史记·乐书》-广则容奸。 、 明·归有光《项脊轩志》-可容一人居。
【组词】
容隐、 容足、 容接、 容盛、 容民、 容民畜众、 容畜、 容受、 容放
2.
【当】
主领;典领。
【引证】
扬雄《甘泉赋》-诏招摇与太阴兮,伏钩使当兵。
抵押,用实物作抵押向当铺借钱。
【引证】
《左传·哀公八年》-以王子姑曹当之,而后止。 、 《后汉书·刘虞传》-虞所赍赏,典当胡夷。 、 唐·白居易《自咏老身示家属》-走笔还诗债,中由衣当药钱。
【组词】
当衣服;他把房子当了
3.
【后】
(会意。象人之形,施令以告四方,古之,从一口,发号者君后也。按从坐人,从口,与君同意。本义:君主,帝王)。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后,继君体也。 、 《书·舜典》-班瑞于群后。 、 《诗·周颂·时迈》-允王维后。 、 《礼记·内则》-后王命冢宰。 、 《国语·周语》-昔我先世后稷。 、 《左传·文公二年》-皇皇后帝。 、 《左传·僖公三十二年》-夏后皋之墓也。
【组词】
后王、 后帝、 后夷、 后辟
4.
【议】
(形声。从言,义声。本义:商议,讨论)。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议,语也。 、 《广雅》。按,谓论事之宜。-议,谋也。 、 《诗·小雅·斯干》-唯酒食是议。 、 《荀子·王制》-法而不议。 、 《史记》-赵王悉召群臣议。
【组词】
议计、 议妥、 议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