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22:44:5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2:44:54
容姿:这个词通常用来形容一个人的外貌和仪态,强调的是一个人的整体形象和给人的视觉感受。它不仅仅指外表的美丽,还包括举止、气质等方面的综合评价。
容姿一词源自汉语,由“容”和“姿”两个字组成。在古代汉语中,“容”多指容貌,“姿”则指姿态或风姿。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两个字结合在一起,形成了现代汉语中的“容姿”,用来形容一个人的整体外貌和仪态。
在**传统文化中,容姿往往与道德修养、社会地位等因素紧密相关。古代文学作品中,容姿常被用来象征人物的内在品质。在现代社会,容姿仍然是评价一个人的重要方面,尤其在娱乐和时尚行业。
容姿这个词往往带有一种优雅和美好的联想,它让人想到那些外表和内在都十分出众的人。在情感上,它可能引发人们对美的追求和对优雅生活的向往。
在日常生活中,我曾遇到过一位容姿出众的朋友,她的外表和举止总是能够吸引周围人的注意,她的存在仿佛为周围环境增添了一抹亮色。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容姿”:
春风拂面,她的容姿如画,
漫步在花海中,每一朵花都黯然失色。
容姿这个词让人联想到优雅的画面,如一位穿着古典服饰的女子在花园中漫步,背景音乐可能是柔和的古典乐,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美好的氛围。
在英语中,与“容姿”相对应的词汇可能是“appearance”或“demeanor”,但这些词汇更侧重于外表和行为,不如“容姿”那样综合和优雅。
容姿这个词在汉语中具有丰富的内涵,它不仅仅描述一个人的外表,还涉及到气质和仪态。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正确使用“容姿”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地传达对一个人整体形象的评价。通过深入学和分析,我更加意识到词汇在语言表达中的重要性和多样性。
1.
【容】
(会意兼形声。小徐本“从宀,谷(gǔ)。”大徐本看作会意。“宀”是房屋,“谷”是空虚的山洼,都有盛受的意思。本义:容纳)。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容,盛也。 、 《易·师》-君子以容民畜众。 、 《汉书·五行志》-言宽大包容。 、 《荀子·解蔽》-故曰心容。 、 《史记·乐书》-广则容奸。 、 明·归有光《项脊轩志》-可容一人居。
【组词】
容隐、 容足、 容接、 容盛、 容民、 容民畜众、 容畜、 容受、 容放
2.
【姿】
(形声。从女,次声。本义:姿态)。
同本义(“姿”侧重于呈现的姿势、风度)。
【引证】
《说文》。按,态者,材艺巧善也。即才能、贤能本字。-姿,态也。 、 《世说新语·容止》-嵇康身长七尺八寸,风姿特秀。 、 宋·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雄姿英发。 、 宋·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姿态万变。 、 明·李渔《闲情偶寄·种植部》-无风亦呈袅娜之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