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5:46:4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5:46:45
太阳日:太阳日是指太阳连续两次经过同一子午线的时间间隔,通常被用作一天的定义。在天文学中,太阳日分为真太阳日和平太阳日。真太阳日是太阳连续两次到达观测者所在地的最高点(即太阳中天)之间的时间间隔,而平太阳日则是为了简化计算,采用一个假想的平太阳来代替真实的太阳,使得每一天的长度大致相等。
“太阳日”一词源自对太阳**的观察,古人在没有精确计时工具的情况下,通过观察太阳的位置来判断时间。随着天文学的发展,对太阳日的定义和测量变得更加精确。
在许多文化中,太阳日被赋予了重要的象征意义,如在古埃及文化中,太阳神拉的每日重生象征着生命的循环和再生。
太阳日常常让人联想到光明、温暖和活力,它代表了日常生活的开始和结束,给人以秩序感和安全感。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惯于按照太阳日来规划我们的活动,无论是工作、学还是休闲。
在诗歌中,太阳日可以被用来描绘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短暂:
太阳日复一日, 光阴似箭,岁月如梭。 我们在日升日落间, 编织着生命的篇章。
太阳日的概念可以与日出和日落的美丽景象相联系,也可以与钟表的滴答声相联系,象征时间的流逝。
在不同文化中,太阳日的概念基本相同,都是基于太阳的**来定义一天的时间。然而,不同文化对太阳日的象征意义和庆祝方式可能有所不同。
太阳日作为时间的基准,对我们的日常生活至关重要。它不仅是一个科学概念,也是文化和情感的载体。通过对太阳日的学*和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时间的本质,以及它在人类社会中的重要性。
1.
【太】
(指事。古作“大”,后语音分化,在“大”字下添加符号,成指事字。本义:过于)。
极大。古作“大”,也作“泰”。凡言大而以为形容未尽,则作太。
【引证】
《广雅·释诂一》段曰:“后世还言,而以为形容未尽,则作太。如大宰俗作太宰。大子俗作太子,周大王俗作太王是也”。-太,大也。 、 《白虎通·五行》-太亦大也。 、 《易·系辞》。注:“大极者。”-易有太极。 、 《书·洛诰》-王入太室裸。 、 《礼记·曲礼》-太上贵德。 、 《后汉书·樊准传》-饮而不损兹曰太。
【组词】
太虚幻境、 太清、 太乙、 太极、 太原;太侈、 太无
2.
【阳】
(形声。从阜,昜(yáng)声。从阜,与山有关。本义:山南水北)。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阳,高明也。 、 《谷梁传·僖公二十八年》-山南为阳,水北为阳。 、 《尔雅》-山东曰朝阳,山西曰夕阳。 、 《周礼·柞氏》。注:“生于山南为阳木。”-利刊阳木而火之。 、 《列子·汤问》-河阳之北。 、 宋·王安石《游褒禅山记》-华山之阳。 、 清·姚鼐《登泰山记》-阳谷皆入汶。 、
【组词】
衡阳(在衡山之南),洛阳(在洛河之北、 阳陆、 阳濒、 阳林、 阳木、 阳柯、 阳崖、 阳坡
3.
【日】
(象形。甲骨文和小篆字形。象太阳形。轮廓象太阳的圆形,一横或一点表示太阳的光。本义:太阳)。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日,太阳之精也。从囗一,象形。 、 《易·说卦》-离为日,为火。 、 《周礼·大司徒》-以土圭之法,正日景求地中。 、 《孟子》-天无二日,太阳也。 、 《列子·汤问》-日初出,大如车盖。
【组词】
日冠、 日昃、 日旸儿、 日月交食、 日头搁山、 日头趖西、 日居月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