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2:56:1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2:56:19
词汇“奇姿”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可能是一个较为生僻或古风的词汇。根据字面意思,我们可以推测它可能与“奇特的姿态”或“奇异的姿势”有关。以下是对该词汇的深入学*和分析:
“奇姿”可以解释为一种不寻常或独特的姿态、姿势。它可能指的是某人在特定情境下表现出的与众不同的动作或形态。
“奇姿”这个词汇可能源自古代汉语,其中“奇”表示不寻常、独特,“姿”表示姿态、姿势。在古代文学和艺术中,这个词汇可能更为常见,用来形容各种独特的艺术表现。
在**传统文化中,“奇姿”可能与武术、舞蹈和表演艺术等有关,强调动作的独特性和美感。在现代社会,这个词汇可能更多地出现在艺术和表演领域。
“奇姿”这个词汇可能给人带来一种神秘、优雅或震撼的情感反应。它可能让人联想到高难度的动作、独特的艺术表现或神秘的人物形象。
在日常生活中,我可能不会经常使用“奇姿”这个词汇,但如果我在观看舞蹈表演或艺术展览时,可能会用它来形容那些令人印象深刻的独特姿态。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奇姿”:
月光下,她的奇姿如梦如幻,
轻盈的步伐,舞动着夜的神秘。
结合图片,我可以想象一位舞者在舞台上展现出独特的姿态,背景音乐可能是轻柔而神秘的旋律,营造出一种梦幻般的氛围。
在英语中,类似的词汇可能是“exotic pose”或“unique posture”,用来描述类似的独特姿态。
“奇姿”这个词汇虽然在日常口语中不常见,但在文学和艺术领域有其独特的应用价值。它能够丰富语言表达,增添文学和艺术作品的神秘感和美感。在学*语言和表达时,了解和掌握这样的词汇能够提升语言的丰富性和表现力。
1.
【奇】
(字源见奇(qí)。本义:奇特,奇异)。
单数,偶之对。
【引证】
《说文》-奇,一曰不耦。 、 《白虎通·嫁娶》-阳数奇。 、 《仪礼·乡射礼》-一算为奇。 、 《山海经·海外西经》-奇肱之国,其人一臂三目,有阴有阳。 、 《资治通鉴》-每奇日,未尝不视朝。
【组词】
奇日、 奇左、 奇肱、 奇偏
2.
【恣】
(形声。从心,次声。本义:放纵)。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恣,纵也。 、 《淮南书》。注:“放也。”-所以禁民使不得自恣也。 、 《庄子·大宗师》。李注:“自得貌。”-遥荡恣雎。 、 《荀子·解蔽》-无正而恣雎。 、 《吕氏春秋·禁塞》-而无道者之恣行。 、 《荀子·非十二子》-纵情性,安恣睢禽兽之行。 、 《史记·李斯传》-有无下而不恣睢。 、 李白《赋得还山吟送沈四山人》-人生老大须恣意,看君解作一身事。 、 宋·王谠《唐语林·雅量》-恃恩自恣。
【组词】
恣逆、 恣逞、 恣横、 恣逸、 恣睢、 恣横、 恣擅、 恣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