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2:48:0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2:48:09
安息日(Sabbath)是一个术语,主要来源于犹太教和教。在犹太教中,安息日指的是每周的第七天,即星期六,是上帝创造世界后休息的日子,因此人们也被要求在这一天休息,不进行工作,以纪念上帝的创造和休息。在**教中,虽然耶稣复活的日子是星期日,但一些教派仍然保留安息日的传统,将其视为一个神圣的日子,用于祈祷和休息。
安息日一词源自希伯来语“שַׁבָּת”(Shabbat),意为“休息”。在古代犹太教中,安息日是一个重要的节日,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一概念被教和其他**所采纳和改编。
在犹太文化和教文化中,安息日具有深远的意义。它不仅是休息的日子,也是家庭团聚、社区活动和仪式的时间。在现代社会,尽管工作日的概念已经改变,但安息日的传统仍然在一些社区中得到保留。
安息日给人带来的情感反应通常是宁静和放松。它象征着从日常忙碌中解脱出来,进行精神上的反思和身体的休息。
在我的生活中,安息日的概念提醒我在忙碌的工作和学*之余,也要给自己留出时间进行休息和反思。
在诗歌中,安息日可以被描绘为一个宁静的时刻,如:
在安息日的黄昏,
世界静默,心灵归家,
星辰低语,月光洒落,
宁静中,我们找到自我。
安息日可能让人联想到宁静的教堂、家庭聚餐的温馨场景,或是悠扬的**音乐。
在不同文化中,类似于安息日的概念也存在,如伊斯兰教的星期五聚礼日(Jumu'ah),虽然功能和意义有所不同,但都是**和社会活动的重要日子。
安息日作为一个**和文化概念,不仅提供了休息和反思的时间,也促进了家庭和社区的凝聚力。在现代社会,尽管工作日的概念已经改变,但安息日的精神仍然值得我们借鉴和保留。
1.
【安】
(会意。从“女”在“宀”下,表示无危险。本义:安定;安全;安稳)。
同本义。
【引证】
《尔雅》-安,定也。 、 《庄子·天地》-共给之为安。 、 《周书·谥法》-好和不争曰安。 、 《仪礼·少牢礼》-心皆安下切上。 、 《易·系辞下》-是故君子安而不忘危。 、 《左传·襄公十一年》-居安思危。 、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风雨不动安如山。 、 宋·苏洵《六国论》-然后得一夕安寝。 、 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谢庄遂安。
【组词】
安睡;安寝;安抵、 心神不安;坐立不安;安枕、 安帖、 安席
2.
【息】
(会意兼形声。从心,从自,自亦声。自,鼻子。古人以为气是从心里通过鼻子呼吸的。本义:喘气;呼吸)。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息,喘也。 、 《诗·大雅·桑柔》。笺:“如仰疾风,不能息也。”-亦孔之。 、 《汉书·扬雄传》。注:“出入气也。”-尚不敢惕息。 、 《汉书·司马迁传》。注:“喘息也。”-则心惕息。 、 《汉书·苏武传》-武气绝,半日复息。 、 《明史·王复传》-随形势为沟墙,庶息响相闻,易于守御。
【组词】
喘息、 息息、 息窒、 息响、 息贲
3.
【日】
(象形。甲骨文和小篆字形。象太阳形。轮廓象太阳的圆形,一横或一点表示太阳的光。本义:太阳)。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日,太阳之精也。从囗一,象形。 、 《易·说卦》-离为日,为火。 、 《周礼·大司徒》-以土圭之法,正日景求地中。 、 《孟子》-天无二日,太阳也。 、 《列子·汤问》-日初出,大如车盖。
【组词】
日冠、 日昃、 日旸儿、 日月交食、 日头搁山、 日头趖西、 日居月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