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3:18:4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3:18:43
守法的字面意思和基本含义是指遵守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不违反法律规定。它强调个人或集体在行为上遵循法律的要求,是社会秩序和法治社会的基础。
在不同语境下,“守法”的使用有所不同:
同义词之间的细微差别在于强调的重点不同,例如“遵纪”更侧重于遵守纪律,而“守法”则明确指向法律。反义词则完全相反,指违反法律的行为。
“守法”一词在**古代法律文献中已有出现,如《周礼》中提到的“守法度”。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的含义基本保持不变,但在现代社会中,随着法律体系的复杂化,守法的含义也变得更加丰富和具体。
在**文化中,守法被视为公民的基本义务,是维护社会稳定和和谐的重要因素。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守法是公民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
守法通常给人以正面、秩序、安全的感觉。它让人联想到一个有序的社会,每个人都遵守规则,共同维护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在日常生活中,守法意味着遵守交通规则、纳税义务、不侵犯他人权益等。例如,遵守交通信号灯是每个驾驶员守法的基本表现。
在诗歌中,可以将“守法”融入对社会秩序的赞美:
法律之光,照亮前行路, 守法之心,筑起和谐桥。
守法可以联想到法庭的庄严、警察的制服、法律书籍的厚重感。听觉上,可能会联想到法庭的锤声、警笛声等。
在不同文化中,“守法”的概念基本一致,但在具体实践和法律体系上存在差异。例如,西方国家可能更强调个人权利和法律的公正性,而东方国家可能更强调集体利益和社会秩序。
守法是社会运行的基石,它不仅是个人的道德要求,也是社会稳定和发展的必要条件。在学*语言和表达中,理解和正确使用“守法”这一词汇,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融入社会,理解法律的重要性。
1.
【守】
(会意。从宀,从寸。宀表示房屋;寸是法度。合起来表示掌管法度。本义:官吏的职责,职守)。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寺,廷也;府,文书藏也。-守,官守也。从门,寺府之事也。 、 《书·舜典》-五载一巡守。 、 《左传·二十一年》-王巡虢守。 、 《周礼均人》。注:“地守,衡虞之属。”-均地守。 、 《周礼·内宰》。注:“宿卫者。”-纠其守。 、 《荀子·王制》。注:“谓地也。”-虽守者益。 、 《左传·隐公五年》-官司之守,非君所及也。 、 《孟子·公孙丑下》-我无官守,我无言责也。
2.
【法】
(会意。从“水”,表示法律、法度公平如水;从“廌”(zhì),即解廌,神话传说中的一种神兽,据说,它能辨别曲直,在审理案件时,它能用角去触理曲的人。基本义:刑法;法律;法度)。
同基本义。
【引证】
《说文》-灋,刑也。平之如水。从水,廌所以触不直者去之,从去,会意。 、 《易·蒙》-利用刑人,以正法也。 、 《书·吕刑》-惟作五虐之刑曰法。 、 《盐铁论·诏圣》-法者,刑罚也。所以禁强暴也。 、 《管子·心术》-杀戮禁诛谓之法。 、 《大戴礼记》-礼者禁于将然之前,而法者禁于已然之后。 、 《史记·陈涉世家》-失期,法当斩。 、 《吕氏春秋·察今》-故治国无法则乱,守法而弗度则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