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9:15:2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9:15:26
无射(wú shè)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是没有射箭或射击的动作。在古代汉语中,它可能指的是没有进行军事行动或没有使用弓箭。在现代汉语中,这个词汇并不常见,可能在一些特定的文学作品或历史文献中出现。
由于无射在现代汉语中不常用,它主要出现在古代文学、历史文献或特定的专业领域(如古代军事研究)中。在这些语境下,它可能用来描述和平时期或没有战争的状态。
无射的词源可能与古代的军事活动有关,特别是与弓箭的使用有关。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汇的使用范围可能有所缩小,主要保留在特定的文献中。
在古代,弓箭是重要的军事装备,无射**可能象征着和平与安宁。在现代社会,这个词汇可能被用来强调和平的重要性或描述历史上的和平时期。
无射这个词可能让人联想到宁静、和平的景象,给人一种安定和放松的感觉。它可能激发人们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和对战争的反思。
在日常生活中,无射这个词汇可能不太常用。但在讨论历史或军事话题时,它可能被用来描述某个时期的和平状态。
在诗歌中,无射可以用来描绘一个宁静的夜晚:
月明星稀夜,城头无射声。 风轻云淡处,人间一片宁。
无射可能让人联想到一幅宁静的夜景图,城墙上没有士兵巡逻,四周一片寂静。听觉上,可能是一片宁静,没有战争的喧嚣。
在其他语言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无射的词汇,但可以找到表达和平、安宁的词汇,如英语中的“peace”或“tranquility”。
无射这个词汇虽然在现代汉语中不常用,但它承载了古代军事和和平的象征意义。了解这个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古代文化和历史。在语言学*和表达中,它可能被用来增添文学作品的历史感和深度。
1. 【无】 (会意。据甲骨文字形,象一个人持把在跳舞。卜辞、金文中“无、舞”同字。本义:乐舞)。 同本义。
2.
【射】
(本作“射”。会意。金文字形,象箭在弦上,手(寸)在发放。小篆把弓矢形讹变成“身”字,误。本义:用弓发箭使中远处目标)。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射,弓弩发于身而中于远也。 、 《周礼·保氏》-三曰五射。 、 《礼记·射义》-射者,男子之事也。 、 《汉书·萧望之传》。注:“射之言投射也。”-以射策甲科为郎。 、 《后汉书·光武纪》-射声校尉。 、 《汉书·李广苏建传》-常能为汉伏弩射之。 、 邵长蘅《青门剩稿》-应元往来驰射,发一矢辄殪一贼。
【组词】
射鹄、 射日、 射牛、 射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