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4:16:3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4:16:39
减价:指商品或服务的价格降低,通常是为了促销或清仓。
减价一词由“减”和“价”两个字组成。在古代汉语中,“减”意味着减少或降低,“价”则指价格。随着商业活动的发展,减价成为一种常见的营销策略。
在消费主义盛行的社会中,减价是商家吸引顾客的重要手段。它反映了消费者对价格敏感的心理,也体现了商家对市场需求的响应。
减价通常给人带来积极的经济效益感,因为它意味着可以用更低的价格购买到商品。然而,有时也可能引发对商品质量的疑虑,担心减价商品可能存在缺陷。
在日常生活中,我经常关注商家的减价信息,尤其是在购买大件商品或季节性商品时,减价可以帮助我节省不少开支。
在诗歌中,减价可以被用来比喻时间的流逝或价值的降低:
时光如流水,减价不停歇, 昨日繁华,今朝已成空。
减价可能让人联想到商店门口的红色减价标志,或者是广播中不断重复的促销广告。
在不同语言中,减价的表达方式各异,但其基本含义相似。例如,英语中的“sale”或“discount”,法语中的“réduction”,德语中的“Rabatt”。
减价是一个在日常生活中极为常见的词汇,它不仅反映了商业活动的策略,也体现了消费者的心理。了解减价的含义和用法,对于理解市场经济和消费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1.
【减】
(形声。从水,咸声。本义:减少,由全体中去掉一部分)。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减,渻也。 、 《广雅》-减,少也。 、 《管子·宙合》-减,尽也。 、 《韩诗·巧言》。传:“少也。”-谮始既减。 、 《左传·文公十七年》-克减侯宣多。 、 《汉书·元帝纪》-太仆减谷食。 、 清·张廷玉《明史》-为减舆从。 、 清·方苞《狱中杂记》-增减要语。 、 清·洪亮吉《治平篇》-今昔而减。 、 清·袁枚《祭妹文》-减一分则喜。
【组词】
减算、 减膳、 减了口里的
2.
【价】
用于句尾,相当于“的”、“似的”。
【引证】
《水浒全传》-只听得一声震天价响,那尊金刚从台基上倒撞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