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8:38:2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8:38:23
减半:字面意思是指将某物的数量、大小、程度等减少到原来的一半。基本含义是在数学、经济、物理等领域中,将数值或量度减至其原始值的一半。
“减半”一词在中文中历史悠久,其构成简单明了,由“减”和“半”两个字组成,没有复杂的词源演变过程。在古代文献中已有使用,如《左传》中就有“减半”的用法。
在现代社会,“减半”常常与节约、经济衰退、政策调整等社会现象相关联。例如,税收减半政策可能会刺激经济发展。
“减半”可能带来正面的情感反应,如因价格减半而感到高兴;也可能带来负面的情感反应,如因收入减半而感到担忧。
在个人生活中,“减半”可能体现在饮食量的减少、工作时间的缩短等方面,有助于提高生活质量。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减半”来表达时间的流逝:
岁月如梭减半去, 青春不再梦中留。
视觉上,“减半”可能让人联想到一个完整的物体被分成两半的图像;听觉上,可能联想到数字“50%”的声音。
在英语中,“减半”可以翻译为“halve”,在其他语言中也有类似的表达,如法语的“réduire de moitié”。
“减半”是一个在日常生活和专业领域都非常常用的词汇,它的理解和应用对于精确表达思想和情感至关重要。通过深入学习“减半”,我们可以更好地掌握其在不同语境下的用法,提高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丰富性。
1.
【减】
(形声。从水,咸声。本义:减少,由全体中去掉一部分)。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减,渻也。 、 《广雅》-减,少也。 、 《管子·宙合》-减,尽也。 、 《韩诗·巧言》。传:“少也。”-谮始既减。 、 《左传·文公十七年》-克减侯宣多。 、 《汉书·元帝纪》-太仆减谷食。 、 清·张廷玉《明史》-为减舆从。 、 清·方苞《狱中杂记》-增减要语。 、 清·洪亮吉《治平篇》-今昔而减。 、 清·袁枚《祭妹文》-减一分则喜。
【组词】
减算、 减膳、 减了口里的
2.
【半】
(会意。从八,从牛。“八”是分解的意思;牛大,易于分割,所以取“牛”会意。本义:一半,二分之一)。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半,物中分也。 、 《汉书·高帝纪上》-今汉有天下太半。 、 《汉书·项籍传》-士卒食半。 、 诸葛亮《出师表》-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 、 唐·白居易《卖炭翁》-半匹红绡一丈绫。 、 《聊斋志异·狼三则》-身已半入,只露尻尾。
【组词】
太半、 半日;半工;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