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9:29:5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9:29:58
词汇“悼怵”并不是一个常见的汉语词汇,它似乎是由两个汉字组合而成,但这种组合在标准汉语中并不具有明确的意义。为了进行深入学*和分析,我们可以分别探讨这两个汉字“悼”和“怵”的基本含义和用法。
由于“悼怵”不是一个常用词汇,个人应用可能较少。但在某些特定的文学创作或个人表达中,这两个字可以组合使用,以表达复杂的情感状态,如在面对巨大损失时的恐惧和哀伤。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悼怵”来描绘一种深沉的情感状态:
在这寂静的夜晚,
我悼念着逝去的星光,
心中怵然,
如同迷失在无边的黑暗。
通过对“悼怵”这两个字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它们各自承载着丰富的情感和文化内涵。虽然“悼怵”作为一个组合词汇并不常见,但通过对单个字的深入理解,我们可以在语言表达中更加精确和深刻地传达复杂的情感和思想。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样的词汇可以增强我们的表达能力和文化敏感性。
1.
【悼】
(形声。从心,卓声。本义:恐惧)。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悼,惧也。陈楚谓惧曰悼。 、 《国语·晋语》-隐悼播越。 、 《周书·谥法》-恐惧从处曰悼。 、 张衡《西京赋》-怵悼栗而耸兢。 、 《诗·桧风·羔裘》。注:“动也。”-中心是悼。 、 陈寿《三国志》-心栗手悼,书不成字。
【组词】
悼栗、 悼慑
2.
【怵】
(形声。从心,术声。本义:恐惧,害怕)。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怵,恐也。 、 《广雅》-怵,惧也。 、 《庄子·应帝王》-劳形怵心者也。 、 张衡《西京赋》-怵悼栗而耸兢。 、 《孟子·公孙丑上》-皆有怵惕恻隐之心。
【组词】
怵栗、 怵悸、 怵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