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6:16:1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6:16:18
词汇“悼悔”是一个汉语词汇,由两个汉字组成:“悼”和“悔”。下面我将从各个方面对这个词汇进行深入分析。
“悼悔”字面意思是对逝去的人表示哀悼,并对自己的行为或过失表示悔恨。基本含义是在哀悼的同时,进行自我反省和悔过。
在文学作品中,“悼悔”常用于表达对已故亲人或朋友的深切哀思,以及对自己未能做到的事情或犯下的错误感到悔恨。在口语中,这个词可能不常用,但在某些正式或庄重的场合,如葬礼或追悼会上,可能会被使用。在专业领域,如心理学或**领域,可能会讨论悔恨和自我反省的概念。
同义词:悔恨、自责、懊悔 反义词:无悔、释怀、心安
这些同义词和反义词在情感强度和语境上可能有所不同。例如,“悔恨”可能更强调深刻的内心痛苦,而“无悔”则表示对过去的行为没有遗憾。
“悼”字古已有之,源自古代对死者的哀悼仪式。“悔”字则与后悔、悔改的意思相关。这两个字组合在一起,形成了“悼悔”这个词汇,强调在哀悼的同时进行自我反省。
在**传统文化中,对逝者的哀悼和对自身行为的反省是重要的道德和情感表达。悼悔体现了儒家文化中对孝道和自我完善的追求。
“悼悔”这个词带有一种沉重和悲伤的情感,让人联想到失去亲人的痛苦和对自己行为的深刻反省。这种情感可能会影响人的思维和表达,使人在面对类似情境时更加谨慎和深思。
在个人生活中,悼悔可能出现在亲人去世后的自我反省中,或者在面对重大错误后的内心挣扎。例如,一个人可能在失去亲人后,反思自己是否在生前尽到了应有的责任和关爱。
在诗歌中,可以将“悼悔”融入到对逝去亲人的哀思和对自身行为的反省中:
月光下,我独自悼悔,
在母亲的墓前,泪水涟涟。
悔恨往昔,未能多陪伴,
如今只剩,回忆和自责。
视觉上,悼悔可能让人联想到墓地、遗像或哀悼的场景。听觉上,可能会让人想起哀乐或悲伤的旋律。
在其他文化中,类似的情感表达可能使用不同的词汇,如英语中的“mourn and repent”或“grieve and regret”,但核心情感和意义是相似的。
“悼悔”是一个充满情感和道德反省的词汇,它不仅表达了对逝者的哀悼,也体现了对自己行为的深刻反省。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个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处理悲伤和悔恨的情感,促进个人的成长和完善。
1.
【悼】
(形声。从心,卓声。本义:恐惧)。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悼,惧也。陈楚谓惧曰悼。 、 《国语·晋语》-隐悼播越。 、 《周书·谥法》-恐惧从处曰悼。 、 张衡《西京赋》-怵悼栗而耸兢。 、 《诗·桧风·羔裘》。注:“动也。”-中心是悼。 、 陈寿《三国志》-心栗手悼,书不成字。
【组词】
悼栗、 悼慑
2.
【悔】
(形声。从心,每声。本义:悔恨,懊悔)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悔,恨也。 、 《诗·大雅·云汉》-宜无悔怒。 、 《战国策·秦策》-此讲之悔也。 、 《淮南子·泛论》-悔不杀汤于夏台。 、 《楚辞·离骚》-虽九死其犹未悔。 、 《史记·屈原列传》-怀王悔,追张仪,不及。 、 《左传·隐公十一年》-天其以礼悔祸于许。 、 宋·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可悔故也。 、 宋·王安石《游褒禅山记》-悔其随之。 、 、
【组词】
悔亲、 悔谢、 悔心革命、 悔悟心行、 悔尤
过失;灾祸。
【引证】
《诗·大雅·抑》-庶无罪悔。 、 《易·系辞》-悔吝者言乎其小疵也。 、 《公羊传·襄公二十九年》-尚速有悔于予身。
【组词】
悔亡、 悔吝、 悔咎、 悔戾